最近有人測路面溫度50℃,但預報才35℃上下。氣象溫度是百葉箱測的,離地1.
5米,周圍沒高建筑。這是世界氣象組織定的,方便各國數據對比。
水泥路柏油路1.5米高,太陽底下能比百葉箱高4-5℃。
熱,真熱,后天更熱。可咱在太陽底下走,咋就覺得更燙?
預報報的是近地層氣溫,體感溫度受濕度、風、活動量影響。
濕度80%時,33℃就悶得慌,容易中暑。
胖瘦、穿衣深淺、干活快慢,都讓體感差一截。
地里干活的老周說,柏油路曬得鞋底軟,溫度計咋就不報?
實測數據擺著,水泥路1.
5米高,比百葉箱高4-5℃。
溫度有標準,體感沒公式,熱不熱還得看自個。有人說預報故意壓低,這真沒道理。
全球都用百葉箱,數據才能比高低。后天高溫范圍擴大,地里干活得防中暑。戴草帽、帶涼白開,別等頭暈才歇著。
具體體感差異有多大?
評論區聊聊。想知道后天高溫咋應對?
點關注不迷路。具體天氣以當地預報為準,出門前再查最新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