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入伏了,老輩人常說“伏天不補陽,整年都白忙”。這話聽起來夸張,細琢磨卻有道理,和咱老祖宗的智慧有關。
三伏天外頭熱得冒火,人體內里卻容易陽氣虛,為啥呢?您看大家為了涼快,空調開得足,冰飲冷飲不離手,脾胃陽氣可就遭了罪。數據顯示,八成多貪涼的人會沒胃口、犯懶,就是陽氣被傷著了。
傳統醫學講究“冬病夏治”,伏天陽氣最盛,補陽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伏天不把陽氣補起來,體內寒濕積著,冬天容易這兒疼那兒痛。補陽方法不少,最直接的還是從吃喝入手,咱農民兄弟都能懂。早上吃點紅棗,中午炒盤韭菜,晚上熬點山藥黑豆粥,都是補陽的好食材。
不過我個人覺得,伏天吃黃鱔最是時候,眼下這時候黃鱔最肥嫩。給大家推薦道紫蘇干煸黃鱔,做法簡單,補陽效果還強。處理黃鱔讓攤販幫忙收拾干凈,回家趕緊下鍋才新鮮。
菜籽油燒熱,黃鱔下鍋大火炒到卷起,加蒜姜和香辣醬。
喜歡吃辣的放點小米辣,從鍋邊淋點香醋,香味一下就出來了。
再放鹽、醬油,放上洗凈的紫蘇,翻炒均勻就能出鍋。除了吃,生活里也得注意,別讓空調直吹后頸,容易受風。
光腳踩地磚涼快,但寒氣從腳底進,對脾胃不好。中午找個陰涼地兒歇會兒,別累著,讓身體緩口氣。
老輩人看云識天氣、用草木灰防潮的法子,都是經驗之談。咱現在補陽,既可以用這些土辦法,也得結合科學,雙管齊下。
有人可能犯愁,這么多補陽法子,從哪兒開始呢?其實很簡單,先從忌口開始,少碰冰飲,再把黃鱔這道菜學起來。
伏天補陽是為秋冬打基礎,陽氣足了,干活也更有勁兒。
您要是有啥補陽的土秘方,也歡迎在底下說說,大家互相取取經。
記住了,伏天補好陽,秋冬少受傷,這話錯不了。趕緊把食材備起來,從后天入伏開始,咱好好補補陽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