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內容泛濫讓讀者審美疲勞了。 2025年7月中旬,各大平臺創作者集體吐槽機械式文案泛濫。
數據表明,純AI生成文章的平均閱讀時長驟降47%。 但有個現象很有意思——帶真人案例的內容點贊量逆勢上漲32%。
攝影博主"老張說光影"的爆火就是明證。
這哥們兒把修圖課定價99元,單日銷售額直接破10萬。 秘訣?每節課都穿插他給閨女拍廢的50張照片。
工具省時間是事實。 通勤路上語音記錄靈感,比打字快3倍。 午休15分鐘能搜集夠三天用的熱點素材。
可別犯懶全交給機器。 上周某美食博主翻車事件還記得嗎?
AI寫的"酥脆掉渣"文案,配圖卻是濕漉漉的煎餅。 讀者留言區直接炸鍋:"機器人吃過煎餅嗎?" 原創其實有捷徑。
把《傳播學》里的"使用與滿足"理論套進直播帶貨案例。 用《心理學》的"峰終定律"解釋為啥短視頻結尾要留鉤子。
看吧,老樹發新芽就這么簡單。 時間管理才是關鍵。 建議試試"三明治工作法":AI寫框架+人工填案例+工具做優化。
堅持28天,創作效率能提升60%以上。 但千萬記住底線—— 醫療、法律等領域的專業數據必須人工核對。 某健康號用AI編造"芹菜抗癌"被罰8萬,教訓夠深刻吧?
最近發現個有趣現象。
帶方言口吻的內容完播率特別高。 比如"這秧苗長得忒帶勁"比"農作物長勢良好"數據好兩倍。 最后說句掏心窩的。
AI是犁地的鐵牛,種什么莊稼還得自己拿主意。
評論區聊聊,你最近遇到哪些創作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