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底有哪些好大學?這些好大學都叫什么?為什么只有這些學校是好大學?要是您還不清楚,那就得認真聽了。接下來幾分鐘,我給家長們好好講講中國好大學的前世今生。
1995年之前,所有好大學都叫重點大學,全國共有99所。不過這都是老說法了,不經歷那個年代,還真不知道。到了1995年,國家覺得“重點大學”這個稱呼太土氣,沒有喜迎新世紀的感覺,于是啟動了“211工程”。這個代號的意思是建設21世紀的100所重點大學,結果有112所大學光榮入選,這就是大家熟知的211大學,其實它就是原來99所重點大學的升級版。
1998年5月,有些大學覺得這樣不太公平。把好大學都統稱211,那清華、北大、復旦、交大這些學校豈不是沒面子,一點光環都沒了。于是國家從112所211大學里,精心挑選出39所更優秀的大學,代號“985”,作為重點中的重點來培養。為啥叫“985”呢?因為是1998年5月提出來的。從此,“985”就成了中國名校的代名詞。
不過,沒進入985的那73所211大學也很厲害,畢竟能排進全國前100,考上的話,里子面子都有了。就這樣過了20年,“985”“211”這兩個稱號,成了很多人一生的榮耀,也成了不少人一生的遺憾。
時間來到2017年,我國國力今非昔比,辦大學的目標自然更宏大。于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順理成章地成為全國人民的期待。國家對39所985大學說,你們啥都別管,就朝著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努力,需要什么資源,全力支持。
一直想擠進985行列的鄭州大學、云南大學、新疆大學,就問能不能也算上它們。國家考察后,覺得實力不錯,就安排上了。于是,39所985大學加上這3所新加入的211大學,重新組成了一號戰隊,目標直指世界一流大學。
看著這3所211大學提升了學校層次,剩下的70所211大學坐不住了。它們覺得,雖然綜合實力比不過,但學科有特色呀!于是,它們聯合首都師范大學、外交學院、南京郵電大學等25所一直積極進取的非211大學,組成了二號戰隊,鼓足干勁要建設世界一流學科。
一號戰隊的42所大學起了個隊名,叫“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二號戰隊的95所大學也起了個隊名,叫“一流學科建設高?!?,加起來總共137所。就這樣,一個響亮的名字誕生了,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雙一流”。它們一直在默默努力,相信總有一天會驚艷眾人。
不過,它們有時候也挺讓人“討厭”的,因為它們占了“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搞得大家給其他大學起了個共同的名字——“雙非”。就這樣默默努力了5年,大家突然覺得,都是為了爭創世界一流,就別分什么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了,這樣太區分身份了,畢竟一流大學不也是由一流學科組成的嗎?似乎挺有道理。
于是國家一聲令下,在第二輪雙一流大學建設目標中,不再區分建設學校還是建設學科,不管怎樣,達到目標就是好樣的。在這樣利好的政策引導下,又有山西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7所雙非院校加入了雙一流建設計劃。從此,雙一流院校名單再次更新,變成了144所。不過教育部文件中顯示是147所,因為有3個學校不止一個校區。這144所新的雙一流大學,就是中國大學的頂尖力量。
這些頂尖大學有時候也挺“寂寞”,所以愛搞小圈子。其中有幾個比較出名的小圈子,比如說C9聯盟,號稱中國頂尖高校聯盟,成員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人家都不稀罕“985”“211”“雙一流”這些稱呼,就叫C9。在C9中,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的畢業生特別受上海HR的青睞,于是這四所學校又有了個新名字——“四大天王”。不過清北永遠是最“高冷”的,它們甚至不喜歡別人簡稱“清北”,只喜歡被叫全名。
以上就是中國好大學的前世今生。要是家長們都了解了這些,不光聊天吹牛有資本,說不定孩子都會對您刮目相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