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腳鎮,隸屬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地處六枝特區西北部,東鄰龍場鄉,南毗新窯鄉,西靠墮卻鄉、新場鄉,北望梭戛苗族彝族回族鄉、新華鄉,距特區政府19千米,行政縣域總面積131.04平方千米。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設西堡司。1992年,撤巖腳區建巖腳鎮。
2019年,巖腳鎮下轄2個社區、25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巖腳建設路。
建置沿革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設西堡司。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設羊場巡檢司,屬郎岱廳。
民國三年(1914年),設羊場分縣,屬郎岱縣。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設巖腳區,轄13聯保。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改為巖腳鎮。
1962年,成立巖腳區。
1992年,撤巖腳區建巖腳鎮。
行政區劃
2011年,巖腳鎮下轄回龍溪1個社區,巖腳、龍泉、太和、羊場、二道巖、木貢、那酒、西北、新院、群峰、金星、水寨、阿岔、民興、錦鐘、聯合、青杠林、雨海、岱甕、高橋、新寨、草原、田坎、民樂、老卜底25個行政村;下設9個居民小組、223個村民小組。
2019年,巖腳鎮下轄廻龍溪社區、新城社區2個社區,巖腳村、龍泉村、太和村、老卜底村、新寨村、田坎村、草原村、民樂村、高橋村、岱甕村、雨海村、聯合村、青杠林村、羊場村、錦鐘村、金星村、水寨村、阿岔村、民興村25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巖腳建設路。
位置境域
巖腳鎮地處六枝特區西北部,東鄰龍場鄉,南毗新窯鄉,西靠墮卻鄉、新場鄉,北望梭戛苗族彝族回族鄉、新華鄉,距特區政府19千米,行政縣域總面積131.0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巖腳鎮地處云貴高原西北過渡段,以三疊系巖石為主,屬中低山喀斯特地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點位于八角屯,海拔1356米;最低點位于大河灣,海拔1172米。
氣候
巖腳鎮多年平均氣溫13.5℃,年平均日照時數1252小時,有效積溫14℃,年平均降水量1350毫米,無霜期年平均330天。
水文
巖腳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水系烏江流域,主要河流有三岔河、巖腳河、木貢河、雨海河、岱甕河,境內流程65千米。
自然資源
巖腳鎮境內礦藏資源有煤炭、硫、鐵、高嶺土、陶土、硅石、溫泉等。
交通
巖腳鎮有六(枝)納(雍)縣道、六新(六枝一新場)公路干線穿境而過,過境長17千米,村村通公路。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巖腳鎮因張、楊、穆三公曾結廬于大屯的懸崖峭壁之下而得名。
風景名勝
巖腳鎮境內有廻龍溪溫泉度假山莊,位于六枝特區巖腳鎮太和村和巖腳村,是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及食宿為一體的綜合項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