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晚,國足1-0擊敗中國香港,用一場勝利結束了本次東亞杯之旅。這次賽事,國足有收獲,也有遺憾。賽后,29歲的國腳巴頓感慨比賽的強度比中超強多了。
首輪對陣韓國隊時,國足0-3落敗。比賽中,中國隊的球員看上去毫無斗志,缺乏戰斗精神。賽后,他們被各方批評。第二場踢日本時,國足的狀態明顯好多了,敢打敢拼,雖然最終0-2輸了,但他們得到了肯定。
昨晚,國足迎來第三個對手、實力最弱的中國香港。這場比賽中,國足球員明顯更有信心,也敢做動作了。國足球員奉獻了精彩的射門、高質量的弧線球傳中,網友驚嘆:“中超賽場上那個無所不能的中國球員回來了。”
為什么國足的球員在中超就能踢得那么好?踢中國香港也能踢得這么好?一遇到日本韓國就趴窩了呢?說到底,還是比賽強度的問題。中超球員、中國香港隊的球員普遍能力一般,給對手的壓迫太小。
而遇到日本隊和韓國隊,國足球員在體能上、技術上都遭到了降維打擊,他們根本無法在沒有對抗的情況下傳球或者射門。這就是為什么在中超踢得風生水起的國腳們一到國際賽場就不行了。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隊韓國隊這次在東亞杯上派出的隊伍幾乎都是三隊,他們的主力都沒有被征招。即便如此,國足球員踢他們也很是吃力。接受采訪時,國腳巴頓如此感慨:“印象最深的一點是,東亞杯和國內聯賽完全不一樣,比賽的強度和中超完全是兩個概念。”
“這次和日、韓國家隊交手,我想看看自己和他們球員相比到底是什么水平。確實是有差距的。”
網友們紛紛表示:“踢個東亞杯對手都是二三隊水平,你來個強度不是一個概念,日韓來個一隊替補,能不能把你踢崩潰?”、“中超開放外援吧,提升節奏的同時降低成本,降低成本的同時鍛煉頂尖國內球員,相當于留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