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上最慘烈的光伏大洗牌面前,昔日意氣風發的跨界新玩家已經被沖擊的灰頭土臉,棒杰股份(002634)恰恰是其中撞南墻方回頭者之一。
7月15日,棒杰股份公告稱,公司及子公司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棒杰新能源”)、江山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江山棒杰”)與浙江江山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江山經濟開發區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就終止江山高效光伏電池片及大尺寸硅片切片項目簽署《解除協議》,擬終止年產16GWN型高效電池片及年產16GW大尺寸光伏硅片切片項目。
此前,棒杰股份及子公司棒杰新能源與江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簽署于2023年《投資協議書》,投資建設年產16GW(8GW+8GW)N型高效電池片及年產16GW大尺寸光伏硅片切片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約8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約62億元。
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建設年產16GW(8GW+8GW)N型高效電池片項目,投資計劃約6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約50億元;項目二期建設年產16GW大尺寸光伏硅片切片項目,投資計劃約2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約12億元,二期視一期項目建設運行情況再行商定。
為此,棒杰股份還于2023年7月審議通過《關于對外投資設立合資公司暨關聯交易的議案》,同意棒杰新能源與江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指定主體衢州信蓮新能源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共同投資設立江山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上述項目實施主體。
作為以無縫服裝為主營的上市公司,棒杰股份跨界光伏動很大,也特別認真。江山項目落地前,其斥資26億元在揚州投建了10GW TOPCon電池片項目,該項目于2023年9月下旬投產。
隨后,呼嘯而來的產業調整,令棒杰股份措手不及。在不利的市場環境下,揚州棒杰的經營壓力也日益增大。為此,揚州棒杰自2024年5月起進一步調整了生產策略,不斷降低產能利用率。2025年3月1日起,揚州棒杰實施臨時停工停產,并對核心生產設備進行全面大型檢修工作,預計停產時間不超過3個月。
因光伏業務持續虧損,棒杰新能源、揚州棒杰開始爆出債務危機。據公告,截至7月8日,棒杰股份光伏板塊子公司在金融機構累計逾期或提前到期的借款金額合計約9.67億元,占上市公司2024年度經審計凈資產的322.51%。
截至2025年7月8日,因所涉訴訟案件棒杰股份及子公司被凍結銀行賬戶達到65個,被凍結83.90萬元存單-銀票保證金(受限資金)及1,373.51萬元(非受限資金)銀行存款,合計1,457.41萬元。
因拖欠供應商貨款和金融機構借款,棒杰股份下屬多家子公司股權被凍結。
此外,因與捷佳偉創、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局、拉普拉斯、永贏金融租賃、興業銀行蘇州分行和蘇州金融租賃存在合同糾紛,揚州棒杰廠房內部分機器設備被法院查封。
今年5月30日,棒杰股份實控人陶建偉及其一致行動人陶士青、持股5%以上股東蘇州青嵩與上海啟爍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及《表決權委托協議》。陶建偉擬向上海啟爍出讓1010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2.2%。蘇州青嵩擬出讓1300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2.83%。兩者合計向上海啟爍轉讓2310萬股,占總股本的5.03%。
標的股份每股轉讓價格為4.18元,交易價款合計9655.8萬元。陶建偉及其一致行動人陶士青還將剩余6848.88萬股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委托給上海啟爍行使,委托期限為36個月。表決權委托完成后,上海啟爍將擁有棒杰股份19.94%的表決權,成為公司控股股東。黃榮耀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考慮到揚州棒杰停產,且債臺高筑、訴訟纏身,設備被查封,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棒杰股份106億元跨界光伏之旅基本已告劇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