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威脅性語言指的是幼兒教師發現幼兒的某種行為與幼兒園常規、自己的某項要求不相符時,對幼兒使用言語壓迫等行為,通過語言力量使幼兒害怕從而按照教師意愿行事。
比如:
教師預見幼兒翹椅子會有往后倒地的危險時加以警告,幼兒不聽,繼續重復動作,“你再翹椅子就會摔倒,磕得滿頭都是血,會有好大一個口子,很疼很可怕的!”
孩子嚇哭后,一些教師會說“再哭就不讓爸爸媽媽來接你回家!”“把你送到其他班級去!”
由于幼兒的認知水平有限,他們往往不知道如何排遣負面壓力、正確認識自己,因此,教師的威脅性語言將對幼兒的心理、行為、個性等方面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有研究表明,在小時候受過語言威脅的孩子長大后會比其他孩子更缺乏安全感。
教師威脅性語言對幼兒行為確實有抑制作用。教師預見幼兒的行為將會產生一些危害,會立即制止幼兒,當幼兒對教師的勸說不聽時,教師會采用威脅性語言,讓幼兒害怕此時行為所帶來的后果,立即終止當前行為。
但是對幼兒以后的行為會產生更大的負面影響,威脅性語言會讓幼兒小小年紀就背上沉重的“包袱”。
1、對錯誤行為的改正沒有作用
教師只圖當時能嚴厲制止幼兒的某種行為,殊不知當幼兒了解教師不會對他們采取實質性的措施后,便會變本加厲,不僅不會停止當下行為,反而可能會破罐子破摔,以激起教師和其他幼兒的注意。
比如,區域活動時間,老師請小朋友選擇不同的活動區玩耍。小雅在多個活動區進進出出,老師看到后把小雅扯出來說:“你再到處亂跑,就不準你進活動區玩。”這給了其他幼兒一個警示作用。從當前看,這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因為班上幼兒知道哪些行為是不可取的,就不會輕易去做。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很容易地控制班上幼兒行為,方便自己教學活動的開展。但從長遠來看,幼兒被教師的這一套弄疲憊后,知道教師的套路,即教師只是嚇唬嚇唬自己,警示的作用也消失了。
2、傷害幼兒心靈
另外,還有可能給幼兒幼小的心靈造成永久的陰影和創傷。例如小時候被威脅過“你不聽話,晚上就有妖怪來抓你”,等幼兒長大后明明知道晚上不會有妖怪,但是心里還是很害怕,夜晚不敢出門或者走夜路,就算夜晚出門,還是膽戰心驚的。
3、對幼兒個性造成影響
幼兒教師威脅性語言對幼兒的個性同樣造成影響。3至6歲是幼兒個性開始形成的時期,這個時期的教育對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至關重要。受到語言威脅的幼兒害怕承擔后果,從而內心緊張,易養成膽小的性格,不利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
4、樹立不好的語言模式
從長遠來看,教師對班上幼兒使用威脅性語言,還會給幼兒做不好的示范和榜樣。幼兒學會模仿教師的語氣來威脅自己的同伴或者自己的親人,認為威脅是一種有效的辦法,因為通過語言威脅,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在幼兒園,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幼兒為了爭玩具而鬧矛盾,有的小孩會還擊說:“我爸爸是警察,你不給我玩,就讓我爸爸把你抓走”。在家也可以聽到幼兒說:“你們一定要給我買玩具,要不,就不給你吃點心”等等。
5、影響班級氛圍
幼兒教師威脅性語言還對班級氛圍造成極大的影響。被語言威脅過的幼兒會很聽話,服從教師的安排,整個班級氣氛安靜,但也使班上幼兒唯唯諾諾,膽戰心驚,害怕教師,不敢與教師交流,從長遠來看會使整個班級氛圍低沉,幼兒情緒不高。
我們要孩子們有良好行為表現的最終目的,是讓他們相信這么做是對的,不是因為害怕懲罰才去做。
威脅性語言的存在對于孩子有巨大的危害,而社會對幼兒教師使用威脅性語言的關注和研究認識不夠深刻,使幼兒處在一個更加不利的地位。
那么,幼兒園如何杜絕教師對幼兒實施語言暴力?杜絕教師對孩子的威脅和恐嚇,需要從幼兒教師本身和外部環境兩個方面改變。
一、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師幼觀
兒童觀是人們對兒童的根本看法和態度。科學的教育需要教師具備科學的兒童觀。正如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說:“如果教育家希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須首先從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教師的兒童觀和師幼觀直接決定教師在教學中把幼兒擺在何種位置,不科學的兒童觀和師幼觀,教師會把自己當作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嚴守師道尊嚴的傳統,只要幼兒的行為與幼兒園的規定和自己的要求不符合,就用語言威脅幼兒,以致幼兒內心極度害怕而服從教師的安排。
積極的兒童觀,是教師把幼兒當作學習的主體,注重幼兒的能動性和個性的發展,不因為幼兒的行為與自己的要求有偏差就用語言威脅幼兒。心中要有幼兒,始終將幼兒的利益放在首位,與幼兒亦師亦友。
二、加強教育技能技巧的學習
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任何職業都有其特殊的技能技巧,幼兒教師這個職業也一樣,教師要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大腦,使自己在面對幼兒“不聽話”時能靈活運用教育智慧來處理。
三、加強自控和調節能力
人們每天都會遇到來自各方面的壓力,關鍵是要學會排解內心壓力,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緒。幼兒教師雖然沒有升學率的壓力,卻有來自家庭、幼兒園、社會等方面的壓力,壓力過大,人容易急躁。面對這些壓力,教師可以通過運動來釋放壓力;找人談心,傾訴不快;旅游觀光,開闊胸襟;看書、看電影等轉移注意力,等等。
四、提高教師對威脅性語言影響的認知
幼兒園是幼兒教師對幼兒實施教育的環境載體,幼兒園需要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提高教師對威脅性語言的認知,包括威脅性語言的界定、類型、影響、如何正確使用等。幼兒園只有采取各項措施,努力加強自身軟硬件實力,才能加深教師對威脅性語言的認知。
五、提供學習教育理念技能的機會
幼兒園要為幼兒教師提供技能技巧學習的機會。幼兒教師通過培訓學習,可以了解當前最新的教育發展動態,學習別人的教學經驗和管理課堂的能力,組織培訓、參觀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處理突發狀況的能力。引導教師用有效的教學方式武裝自己,而不是一遇到幼兒出現不良行為習慣就使用威脅性語言。
六、提供合理宣泄情緒的方法
管理者要讓幼兒教師有家的歸屬感,要及時了解教師的近況,對壓力過大、情緒不穩定的教師給予幫助指導,提供合理宣泄情緒的方法。比如可以為教師提供布置溫馨的休閑吧,圖書室,吸引教師在此喝茶聊天,吸收傳播正能量。
*聲明:本文大部分文字和圖片均來自網絡,由園長幼師通服務平臺小編因教學和研究需要轉載或選編的文章,重在分享優秀教育理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后臺留言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