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太空快遞員”天舟九號貨運飛船成功發射。國內首部大口徑雷達遙測一體化系統、為芯片做好全副武裝的封裝管殼、精準采集諸多參數的傳感器及監測系統……由江蘇科研機構、科技企業研制的一系列產品,為發射任務圓滿成功提供了可靠保障。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研發的測量雷達系統,全程為發射任務保駕護航。“這是國內首部大口徑雷達遙測一體化系統,承擔了火箭主動段外軌道測量任務。”該所天舟九號發射保障任務技術負責人徐工介紹,在火箭帶著焰尾拔地而起的幾分鐘內,極具視覺震撼的同時也隱藏了諸多風險,直接關系整個航天發射過程的成敗。從點火的那一刻開始,測量雷達就像一雙“鷹眼”緊盯火箭飛翔的足跡,為發射場指控中心實時提供火箭距離、方位、俯仰等精確坐標信息和徑向速度數據,一旦火箭出現狀況,即刻就能發覺。
“相比于受限天氣的光學跟蹤、依賴火箭上設備的遙測,測量雷達不管火箭是否正常運行,都能‘看’到,對于上升段的探測將會更安全、更可靠。”徐工表示,為圓滿完成發射任務,此次測量團隊提高了該雷達測量精度,為發射提供更為精準的安全保障。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研制的多款微波核心芯片、功放模塊和封裝管殼等產品,應用于貨運飛船及運載火箭系統。
微波核心芯片包括功率放大器芯片、低噪聲放大器芯片和多功能芯片,應用于天線等重要載荷,在飛船與地面接收終端間搭建起天地信息傳輸鏈,為系統載荷順利運行提供堅強保障;功放模塊應用于運載火箭,具有高集成度、高可靠等特點,主要用于遙測信號放大處理,可對火箭位置和姿態回傳信號進行放大,實時傳遞運行狀態數據,為發射過程中的信號通訊保駕護航;封裝管殼為飛船核心芯片全副武裝,可解決深空中強輻射、強壓力等特殊環境對芯片造成的失效問題,并且能有效應對電路中串擾、信號延遲等問題,支撐飛船與地面終端間信息高速互換。
此外,南京高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火箭配套多款自研傳感器及地面無線傳感監測系統。高華科技董事長李維平告訴記者,監測系統實現對壓力、溫度、濕度等參數的精準采集,為火箭成功發射提供及時有效的數據判讀。發射期間,高華產品運行穩定、表現良好,為發射任務圓滿成功提供可靠保障。目前,該公司的傳感器相關產品已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高鐵動車、高端裝備等行業,參與并圓滿完成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工程、空間站建設等重點工程配套任務。
據了解,7月15日5時34分,搭載天舟九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十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并進入預定軌道,之后飛船太陽能帆板順利展開,發射圓滿成功。今天,是長征七號遙十運載火箭第十次出征。天舟九號貨運飛船肩負著為在軌航天員運送物資的重要使命,有“太空快遞員”之稱。(徐冠英 張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