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億科過程控制技術(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億科)自主研發的“雙溫雙壓濕度發生器”正式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專利號:CN221650850U),這項專利標志著我國在精密環境模擬裝置領域取得關鍵技術突破,該設備通過創新的硬件結構與控制算法,解決了傳統濕度發生器響應遲滯、人工依賴度高的行業痛點,為生物醫藥、環保檢測等行業提供了國產高精度濕度標準源新選擇。
一、 專利核心技術:硬件與算法的雙重革新
1、 模塊化結構設計提升感知效率
專利說明,該設備在濕度發生主體頂部設置預留空槽集成濕度感應器,通過卡槽固定確保穩定性。感應器與數值顯示器直接電性連接,實現濕度數據的實時顯示。
靈敏度優化:感知器與顯示器組合將人工感知誤差降低80%以上,顯著減輕操作負擔;
快速維護設計:顯示器下方設置檢修活動蓋,采用卡扣式結構,無需工具即可拆卸,維護效率提升50%。
2、 雙壓法物理原理與智能控制結合
基于道爾頓分壓定律,設備使氣體在高壓下飽和,再于同溫環境中降壓生成恒濕氣源。其濕度值由飽和室溫度、高壓壓力、低壓壓力三重參數精確計算得出。技術團隊在以下環節實現突破性改進:
飽和器結構:增強氣液接觸效率,縮短飽和時間;
PID控制算法:微處理器動態調節閥門氣壓,實現壓力平衡,濕度波動控制在±0.5%RH(≤60℃);
熱補償機制:消除高溫環境(>60℃)下的傳感器漂移,精度維持±1%RH。
二、 市場價值:國產替代加速行業升級
該專利設計可應用于多類高端場景:
環保檢測:標準大氣監測站傳感器,確保PM2.5/VOC數據可靠性;
生物醫藥:模擬藥品穩定性試驗所需的恒濕環境;
化工材料:測試防水涂層、吸濕材料的性能邊界;
據行業分析,進口濕度發生器價格普遍超過50萬元,而億科同類產品成本降低70%。目前,公司已與多家省級計量院所達成合作,推動國產高精度環境模擬設備替代進程。
三、 未來局部:拓展溫濕度極限場景
蘇州億科技術總監在采訪中透露,下一代產品將向“雙極”拓展:
極低溫:突破-40℃低溫濕度控制技術,服務寒區裝備測試;
高溫端:攻關120℃飽和器材料工藝,滿足高溫滅菌等領域需求。
精密環境模擬技術曾是國內實驗室的“卡脖子”環節。億科的專利突破證明——在高端科學儀器賽道,中國企業正從技術追隨者向標準制定者蛻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