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宣言》之后,吉利控股集團(下稱“吉利控股”)回歸“一個吉利”戰略又有了關鍵的新進展。
7月15日晚間,吉利控股宣布,旗下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吉利汽車”)與極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極氪”)正式簽署合并協議,吉利汽車將收購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極氪股份,極氪股東可選擇以現金或置換吉利汽車股份作為對價。
5月7日,吉利汽車曾發布公告稱,已向極氪提交非約束性報價函,建議私有化極氪。短短兩個月后,吉利汽車就和極氪正式簽署協議,這也標志著極氪將從紐交所退市,正式并入吉利體系當中。
通過將極氪完全納入吉利汽車體系,集團有望實現研發、供應鏈及銷售網絡的高度協同。吉利汽車在公告中強調,合并將“杜絕重復投入,提升研發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用戶體驗”。
在《臺州宣言》的指引下,整個吉利正以遠超行業想象的速度進行整合和提效,其速度根本不像一個年銷 333 萬輛、擁有整車、電池、座艙、智能駕駛輔助等全面研發能力的巨型企業。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累計銷量超過140萬輛,同比增長47%。基于上半年亮眼的銷量數據和遠超行業的增速,吉利汽車成為今年唯一一家中期上調銷量目標的中國車企:7月1日晚間,吉利汽車在港交所公告稱,鑒于上半年強勁銷售表現,集團決定將全年銷量目標由271萬輛上調約11%至300萬輛。
吉利迅猛的整合速度和出眾的業績表現,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交銀國際發布研報稱,看好吉利汽車私有化極氪后推動內部資源整合,包括德意志銀行、東方證券等多家券商集體上調吉利汽車的目標價。
“吉利控股集團去年發布《臺州宣言》以來,‘一個吉利行動’進展順利,本次合并為吉利汽車更美好的未來打下了堅實基礎。”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這樣說道。
“開源”與“節流”實現雙贏
在此前的一次說明會上,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說道:“(吉利、極氪的合并)目的就是進一步落實《臺州宣言》,聚焦汽車主業,回歸一個吉利,而戰略意義則是推動內部資源深度整合和高效協同,杜絕重復投入,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打造企業的長期價值。”
極氪的私有化并不是簡單的退市與合并。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已有約30家中概股在美國退市,這些退市行為往往是徹底的,上市公司實體不復存在,股票也隨之消散。
此次合并計劃絕非簡單的私有化,而是基于全面戰略性考慮的重大決策,將極氪整合進吉利汽車這一更強大、資源更豐富的上市平臺。在合并計劃中,吉利控股為極氪的股東提供了置換吉利汽車股份作為對價的選項。
當前的吉利汽車正處于一個強勢的上升周期,極氪并入吉利汽車,必將形成一個雙贏的局面,也會給雙方股東帶來顯而易見的好處和收益。
今年1~6月,吉利汽車累計銷量超過140萬輛,同比增長47%。在吉利、銀河、領克、極氪等品牌的協同作戰下,吉利汽車正呈現出多個細分市場全面出擊、全面向上的態勢。
在10萬元~20萬元的主流汽車市場,吉利銀河已成為現象級品牌。2024年開始,吉利銀河進入爆發期,連續打造出星愿、E5等多個爆款產品,平均不到45秒就有一個新用戶選擇銀河。今年5月,銀河系列累計銷量突破百萬輛,從品牌獨立到實現百萬輛的累計銷量,銀河僅用了24個月,速度超越特斯拉、比亞迪。
極氪6月交付量為16702輛,上半年總交付達90740輛。同時,極氪目前仍保持著30萬元單車均價以及近90萬元最高售價,僅用了44個月達成50萬輛銷量里程碑,是中國品牌沖高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領克6月銷量26310輛,同比增長8%,上半年銷量達154137輛,同比增長22%。新近上市的領克900在終端市場呈現出一車難求的盛況。
從上述數據也可以看出,目前的吉利汽車已然很難找到明顯短板,無論是被認為從入門級市場到中高端市場,從純電車到混動車,吉利汽車都有能夠拿出在細分市場處于領軍位置的產品。
銀河、領克、極氪的協同之下,整個吉利汽車正在新能源汽車的各個細分市場大步邁進。同時,作為主打主流市場的銀河品牌規模快速擴張,也為未來數年里用戶的升級、置換打下了好基礎,為后續整個吉利汽車在品牌力和銷量規模上的進一步躍升奠定了基石。
銷量規模提升、營收增加是“開源”,而吉利汽車和極氪的協同增效,還能夠實現可觀的“節流”。
吉利控股集團副董事長李東輝表示,在 “一個吉利” 的大前提下,通過統一管理團隊,在保持各品牌獨立面向客戶群體開展營銷及產品設計的前提下,將最大限度協同中后臺工作。經內部測算,研發環節每年可節省數十億元;聯合采購方面,去年已在原預算基礎上額外節省幾十億元。此外,在制造、人力、財務、法務等管理部門的協同中,預計管理費用和營銷費用將顯著降低。
汽車始終是一個規模化的產業,在完成整合后,吉利汽車年銷規模將迅速擴展至300萬輛以上,比肩本田、日產等全球前十的車企。這種規模化不僅僅是帶來生產、采購、營銷等方面的降本,同時也能夠大幅提升研發結果的轉化,實現研發投入的提效。
通過協同而產生的“開源”和“節流”,對于汽車發展和市場競爭力的提升,遠優于當前行業通用的簡單降本。同時可以預見的是,開源和節流下,“一個吉利”必然能夠交出遠超預期和行業平均水平的財務數據,在車市決賽中占得先機。
一個吉利重塑科技吉利
從中短期來看,極氪并入吉利汽車,能夠帶來客觀的銷量、營收增加,也可以加速吉利、極氪研發的變現,同時協同效應下,還能夠減少重復投入,以規模化實現降本。
但“一個吉利”的愿景,遠不止這些。
盡管不少車企高管都在呼吁有序發展、合理競爭,但在面對銷量、市場份額誘惑時,內卷、價格戰、減配競爭等亂象仍屢見不鮮。
當前的中國汽車行業急需一個成功的案例,一個在合理競爭下健康經營的成功案例。而吉利,是最早以自身行動來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的中國車企。雖然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技術等方面實現了彎道超車,但中國汽車公司的運營質量、財務水平等和豐田這樣的全球巨頭仍存在明顯的差距。
“(吉利、極氪的合并)目的就是進一步落實《臺州宣言》,聚焦汽車主業,回歸一個吉利,而戰略意義則是推動內部資源深度整合和高效協同,杜絕重復投入,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打造企業的長期價值。” 桂生悅說道。
從吉利自身更長期的發展來看,吉利汽車與極氪簽訂合并協議 加速“回歸一個吉利”,能夠塑造一個資本市場認可的智能科技公司估值邏輯。
過去的100年時間里,汽車制造商一直以其生產的汽車來定義自身,汽車公司大多被歸屬于制造業。而近十年間,軟件定義汽車、天地一體等新理念的出現,在制造業的屬性之外,為汽車公司增加了更多的科技屬性,包括吉利、通用等巨頭車企均宣布將轉型為科技公司。
但轉型之路并不易走,時至今日,相當一部分國際巨頭擅長的仍是機械和規模化生產,軟件代碼、算力成為了困住這些傳統車企的“圍城”,時至今日,傳統汽車巨頭的管理層們的口頭禪已經不再是轉型科技公司。
而在智能汽車和科技方面,吉利早已布局良多。
智駕方面,吉利發布并量產了“千里浩瀚”智駕系統,規劃了H1~H9五層級智駕矩陣,覆蓋吉利全系不同價位車型,實現高階智駕的普及。智艙方面,Flyme Auto智能座艙已經具備正面對抗華為、小米以及新勢力車企產品的能力,用戶數量突破100萬,是增速最快、搭載車型最多的座艙系統。2025年,Flyme Auto將推出 2.0 版本,從AI、生態、設計全面升級。
除了已經面世的產品,吉利汽車還致力于做好智能汽車的基礎建設,以應對未來人工智能和汽車進一步結合所帶來的挑戰。
在算力、算法與數據方面,吉利本就擁有很強的實力:星睿智算中心2.0,綜合算力超過了23.5 EFLOPS,中國車企第一,為智駕系統提供強大運算支撐;吉利 L2 級智駕車輛超 750 萬輛,累計真實行駛數據達百億公里,同樣中國車企第一,數據壁壘優勢顯著;自研AI-Drive大模型具備虛實融合的 "世界模型" 能力,每小時可生成 "萬公里級" 復雜駕駛工況,將智駕訓練效率提升 30 倍。
吉利還擁有“天地一體化”生態的優勢,吉利未來出行星座已具備 30 顆在軌衛星,可實現全球 90% 區域覆蓋。
在《臺州宣言》中,吉利提出聚焦汽車主業,堅定不移推進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轉型,繼續提升內燃機汽車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構建低碳交通生態科技優勢,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吉利乘用車市場行業地位,為全球用戶打造超越期待的智能出行體驗。
此外,吉利還提出圍繞汽車主業,強化在“天地一體”軟硬件布局、基礎技術與核心部件共享、模塊架構升級等科技生態領域的協同。
資本市場對于科技公司的定義,不僅僅只存在于豐滿的理想里,美好愿景的背后,量產、商業化應用等骨感的現實,是相當一部分科技無法觸碰的“阿克琉斯之踵”。
在“一個吉利”的大前提下,吉利在人工智能、天地一體化等方面的成果將獲得更多的應用場景和應用機會,讓先進技術切實從實驗室走入老百姓的生活,實現先進科技落地,破解不少科技公司技術缺乏應用場景、難以商業化的難題,并完成科技生態的構建。
同時,2027年500萬輛的銷量目標,不僅為吉利的先進科技提供了足夠多的應用場景,商業化所帶來的收益以及用戶所產生的數據、反饋,都將成為驅動吉利后續進一步發展技術的養料,加速科技研發飛輪的運轉,助力吉利在科技領域實現代際領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