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看看新聞消息,7月13日傍晚,一架帶有俄羅斯標志的專機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艙門開啟,71歲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快步走下舷梯。風塵仆仆的身影背后,是不到24小時內跨越千里的外交奔襲——他剛剛結束在朝鮮元山葛麻機場的訪問,連制服都來不及更換便直飛北京。此刻的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內,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已等候多時,這是四天內兩位外長的第二次握手,一場牽動歐亞大陸格局的戰略接力悄然展開。
當拉夫羅夫還在平壤與朝鮮領導人密談時,北京方面已經為這次緊急會晤做足準備。這場沒有繁文縟節的會面中,兩國官員罕見地解開領扣,不打領帶的裝扮背后,是最高層級的戰略對話。就在三天前的7月10日,兩人剛在吉隆坡東盟外長會議間隙進行過深入交流。如此高頻的互動,在外交史上實屬罕見。
拉夫羅夫(資料圖)
拉夫羅夫的平壤之行絕非簡單禮節性訪問。他不僅向朝鮮最高領導人轉交了普京的親筆信,更就敏感議題展開實質磋商。當記者追問朝鮮可能向烏克蘭戰場派遣30000名士兵的傳聞時,拉夫羅夫意味深長地回應:“朝鮮人民將自行決定如何履行戰略伙伴關系協議”。而朝方承諾的1200萬發炮彈援助,數量接近烏克蘭去年全年消耗總和的兩倍。如此深度的戰略捆綁,讓拉夫羅夫結束朝鮮行程后直奔北京的選擇顯得尤為必要。
北京會談的核心聚焦于即將到來的戰略議程。王毅特別強調今年適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雙方需共同維護二戰正確歷史敘事。對俄方而言,普京總統8月底的天津之行堪稱頭等大事——這將是普京近年來罕見的為期四天的國事訪問。兩國外長一周內兩次會晤,正是為這場元首會晤鋪設道路。
普京(資料圖)
拉夫羅夫穿梭平壤與北京之際,國際局勢正經歷微妙變化。曾揚言要“聯俄抗中”的特朗普突然變調,不僅怒斥普京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胡說八道”,更誓言實施“前所未有”的制裁措施。這種戲劇性轉向,讓王毅重申“在主權、領土完整等核心問題上堅定相互支持”的承諾更具戰略分量。中俄以實際行動證明:無論西方政壇如何風云變幻,兩國戰略協作始終穩如磐石。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會談中朝鮮半島問題被置于烏克蘭危機之前討論,這絕非偶然。面對俄朝軍事合作的深化,中方始終保持戰略定力。拉夫羅夫抵京后立即向王毅通報訪朝詳情,尤其涉及“俄朝安全機制”等敏感議題。這種主動溝通的姿態,彰顯俄方對中方關切的重視——在東北亞地緣棋局中,中國始終是舉足輕重的存在。
拉夫羅夫(資料圖)
7月15日天津外長會議拉開帷幕,這場會議實質上是8月峰會的戰略預演。王毅明確表示:中方作為輪值主席國,將與俄方共同推動上合組織邁向新階段。當西方陣營日益分裂之際,這個橫跨亞歐大陸的國際組織正迎來發展良機。中俄計劃通過深化能源、金融等領域的務實合作,將上合組織打造為“全球南方”國家的重要合作平臺。
從吉隆坡到平壤再到北京,拉夫羅夫旋風般的外交軌跡,勾勒出百年變局中的大國互動圖景。當中俄外長在松開的領口間商討世界大勢,當普京為天津之行破例安排四天行程,當二戰勝利80周年的歷史記憶與當下地緣現實交匯——這些細節無聲訴說著:歷經國際風云變幻淬煉的中俄關系,已形成無需繁文縟節證明的戰略默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