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崇禮,山風裹挾著越野跑的狂熱氣息。作為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組別最全的越野賽事,2025年耐克ACG崇禮168超級越野賽集結了萬余名跑者,這條融合了高山草甸、森林步道與冬奧場館的賽道,80%保持自然山野狀態,選手們在挑戰極限的同時,得以穿越海拔2200米的紅花梁、途經 "雪如意" 等標志性建筑,在奔跑中感受自然與人文的碰撞。
耐克ACG作為獨家冠名商,將品牌“野性基因”深度植入賽事:從慶典廣場的巨型登山圖釘裝置,到賽道上指引方向的 ACG 腳印標識,再到 CP 點飄揚的征服旗幟,這個誕生于 "全地形適應" 理念的品牌,以專業裝備與場景化服務,為這場山野狂歡注入活力。正如耐克大中華區董事長兼CEO,及ACG品牌全球CEO董煒所言:"ACG 承載著我們對戶外精神的理解 —— 在任何環境下,保持探索的渴望。"
精英對決與裝備檢驗
在“雪如意”70公里組別中,耐克簽約運動員黃雪梅于晨曦中率先沖線,用時7小時6分53秒,展現出強大的耐力與毅力。這位馬拉松高手跨界越野賽奪冠,也讓“路跑與越野的關聯”成了熱議焦點。
比賽中,黃雪梅的戰術執行堪稱教科書級。她賽后回憶,自己對實力有清晰認知,全程保持節奏。面對起伏賽道,她將路跑訓練的節奏感融入越野場景:CP1前與熊斌彬、張廷組成女子領先集團;因上坡并非強項,她穩扎穩打,直到CP2下坡才開始發力追擊,至CP3時確立領先并持續擴大優勢,最終以突破性成績完賽。
為備戰崇禮168,她做了針對性訓練:結合預計的7小時完賽目標,專門進行臺階與坡道模擬練習。
談及越野跑與馬拉松的差異,黃雪梅認為,馬拉松更側重速度,像“一條平緩的直線”;長距離越野則更考驗耐力與耐心,短距離越野或許也需要速度。她特別提到,越野跑的核心能力在于:爬坡至極度疲勞后,能快速恢復并完成下坡加速。這要求跑者上坡時主動控速,下坡時則根據狀態適當提速。對她而言,這種起伏節奏帶來的體驗很獨特。
裝備方面,黃雪梅對腳下的Nike Ultrafly贊不絕口。這雙鞋在之前的比賽和山跑訓練中已充分驗證性能,完全符合她對越野鞋的要求——從叢林賽事到此次崇禮賽道,她始終選擇這雙鞋,參賽時信心十足。
由于比賽在夜間進行,她沒感到炎熱,反而有些涼意,靜止時更甚。被問及賽前糾結的服裝選擇,她笑著調侃:“挺涼快的,哈哈哈,這真的很漏風哈哈哈”,言語間滿是輕松,對裝備的通風性印象深刻。
同一個組別的貴州小將、耐克簽約運動員任提以 7 小時 26 分 35 秒斬獲 70公里女子組季軍。對于這個結果,她坦言賽前并沒對名次抱太高期待,能安全順利完賽已是成功,實際成績甚至超出預期。
談及參賽初衷,任提說并非為爭名次,而是想挑戰從未涉足的領域 —— 對她而言,過程遠比結果重要。
她對比賽裝備也很認可:服裝格外輕薄,褲子的包裹和壓縮效果剛好,腳下的Nike Kiger 10在穩定性和落地反饋上都讓她滿意。
本次比賽還跑出了一匹新生代黑馬 —— 馬拉松精英選手魚旭濤在 CP4 反超楊健健,以 6 小時 2 分 03 秒摘得 70 公里男子組冠軍,著實令人驚喜。
這是魚旭濤首次挑戰70公里越野賽,賽前心態很穩,只給自己定了 “要么跑完,要么退賽” 的目標。
賽后聊起馬拉松與越野跑的定位,他半開玩笑說馬拉松 “暫時沒什么挑戰了”,直言越野更 “夠勁”,已經成了主項,馬拉松反倒像副業。不過他也坦言,沒馬拉松底子,越野跑發展會受局限,尤其長距離公路或平地奔跑能力這塊。他明顯感覺到,越野訓練對身體要求更高,要練的東西多,肌肉負擔也比路跑大。
70公里組的夜間行進需要選手高度專注,裝備的穩定性與舒適性因此顯得尤為關鍵。而Nike Zegama 2恰好為他提供了足夠的信心與支撐,讓他能毫無牽絆地向前沖。
首百親歷體驗
越野跑鞋矩陣
本屆崇禮 168 超級越野賽上,耐克打造了覆蓋全場景需求的越野跑鞋矩陣,為不同風格的跑者提供支持。其中,Nike Kiger 10專為追求競速體驗的跑者設計,在輕量特性與速度表現間實現精妙平衡;Nike Pegasus Trail則以多場景適應性見長,無論是日常訓練還是復合地形挑戰都能從容應對;而Nike Zegama 2作為全地形利器,更能為長距離、高強度的山野賽道提供強勁支撐,助跑者征服復雜路況。
值得一提的是,本期編輯也有幸親身踏上賽道,穿上耐克裝備完成了 "人生首百" 的挑戰,接下來便為大家分享這段難忘征程中的感悟與收獲。
編輯賽記 @阿走AZ
2023 年曾想挑戰百公里越野賽,卻因賽前感冒遺憾缺席。對于崇禮168,早有耳聞,它是國內知名的大型越野賽事,難度在國內也名列前茅。兩年后,承蒙耐克ACG 的邀請,我終于得以踏上這條百公里越野征戰之路。
此前從未挑戰過這么長的距離,內心滿是擔憂與自我鼓勵交織的復雜情緒,“我能完成嗎?”“我絕對可以完成,一定要安全完賽!” 賽前,我不斷地給自己做著心理建設。
站在起點的那一刻,看著眾多同組別的跑友,不安感漸漸被興奮所取代。我是第二槍起跑,比第一槍晚半小時,于早上8:30出發。發令槍響起時,我告誡自己前面一定要壓低配速,畢竟在長距離賽事中,狀態節奏和體能儲備至關重要,于是我跟著大部隊緩緩前進。
一百公里的距離十分漫長,除了里程和爬升,賽道地形更是一大難點,泊油路、土路、草地、泥濘路、碎石路、溪流、水洼路段等幾乎遍布。這讓我深刻體會到,一套專業的越野裝備對跑者來說至關重要,鞋子尤其需要能適應全地形。
賽道的第一個難點出現在 CP1 往 CP2 之間,當時天氣炎熱,在高溫和坡度的雙重夾擊下,人群漸漸慢了下來,還有些人因身體不適選擇退賽。之前也聽到組委會建議,白天氣溫較高,穿著上盡量以散熱為主。此次我穿的是Nike ZoomX Zegama Trail 2戶外越野運動跑步鞋,在炎熱天氣里,能明顯感受到它的輕便和透氣,帶來了良好的舒適感,經過復雜路段時也有不錯的緩震效果。
水和體能的儲備也相當關鍵,我盡量壓低心率,喝水采用小口多次的方式,在到達下一個 CP 點前,努力不把水全部喝光。
到 CP5 補給點時,賽程已過半,來到 57 公里處。許多人都在這個點進行換裝和充分補給,組委會還特別準備了自助餐。由于氣溫開始下降,我也從這個補給點開始補充熱食,換上干爽的服飾,并裝備頭燈,迎接下半程的挑戰。
天空逐漸暗了下來,前方的路被參賽人員的頭燈匯聚成星光。有時望向遠方和后方,能看到這些 “星光” 在緩慢移動,我深知下半程才是體力與毅力的比拼。
70 公里、80 公里、90 公里,一路上漸漸有配速相近的參賽人員組成小隊,也有人因身體狀況選擇退賽。但我明白,身體才是第一位的,沒有所謂的成功與失敗,在自己能掌控的范圍內盡力就好。
百公里的過程雖然痛苦,在后面的 CP 點停留的時間也越來越久,但我從未想過退賽。夜幕降臨,氣溫下降,讓人冷靜了不少,肌肉的疲勞也開始累積,此刻內心唯一的信念就是前進。當距離只剩下幾公里時,我沒有刻意追求速度,因為在疲勞狀態下最容易受傷,只是一步一步朝著終點挪動。
沖過終點線的那一刻,心中滿是難以言喻的喜悅,“我安全完賽啦!” 真的很感謝一路來跑友的鼓勵、組委會和耐克ACG 的保駕護航,更感謝那個堅持到底的自己。若有機會,下次我還想再來征戰!
這段經歷也讓我讀懂了這句話:"裝備是延伸,真正的突破永遠來自內心的堅持。"
全周期生態賦能
越野跑運動新生長
7月13日,隨著崇禮168超級越野賽的圓滿落幕,我們見證了耐克ACG 從 “裝備供應商” 到 “越野生態構建者” 的角色躍升,其全鏈條參與的深度與廣度貫穿賽事始終。
在賽前備戰階段,耐克 ACG 精心打造 “崇禮168野練營”,針對不同組別選手的需求提供定制化訓練 —— 為 100 公里組別設計高海拔耐力特訓,為 30 公里組別規劃地形適應課程,通過真實場景演練助力跑者科學備賽。
與此同時,耐克北京品牌體驗店被打造為越野專屬空間,“多變天氣”“超長距離”“高海拔”——這三個崇禮最具代表性的越野場景及背后故事,被搬上北京三里屯的戶外廣告屏與耐克門店,讓人們在城市中便能提前感知山野魅力,心生向往。
賽事進行中,品牌的巧思滲透到每一處細節:無人機燈光秀在夜色中為跑者照亮前行路線,CP 點插滿的 “征服旗幟” 既是方向指引,更是精神激勵;Nike By You 定制服務現場制作的專屬T恤,讓每個選手都能帶著個性化標識踏上賽道,使專業裝備與服務成為充滿溫度的陪伴。
賽后,“完賽記憶手工坊” 為這場山野之旅畫上溫情句點。跑者們用賽道收集的碎石、松針搭配完賽獎牌,親手制作紀念袋,將汗水與堅持轉化為可觸摸的記憶,讓越野跑的意義超越了競技本身。
此外,耐克ACG還面向大眾推出“3KM落日跑”“備賽分享會”等豐富活動,為越野跑者帶來更專業、多元的運動體驗。
當最后一位跑者沖過終點,慶典廣場的 ACG 燈光秀與群山余暉交相輝映。這場持續三天的盛宴,不僅記錄了耐克簽約運動員黃雪梅等選手的突破表現,更見證了一個品牌如何以專業與溫度推動一項運動的成長。正如崇禮的賽道永遠向挑戰者敞開,耐克 ACG 對越野生態的探索也從未停止 —— 在山野與城市的邊界,在科技與自然的交匯處,越野跑的新浪潮正由此開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