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進群,與同行一起共話醫事~
本文來源:醫學界綜合整理
事件概述
6月27日,廣東湛江一名3歲男童因“扁桃體肥大伴腺樣體肥大、兒童鼻竇炎”在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接受“鼻內鏡下腺樣體+雙側扁桃體囊內切除術”。術前檢查顯示腺體堵塞達95%,醫生建議手術,并告知家屬為“小手術”,技術成熟。
手術記錄顯示“手術順利、麻醉滿意,出血約5ml”,術后送PICU觀察。家屬稱手術實際耗時5小時,遠超記錄的1小時。次日(6月28日),患兒出現呼吸暫停,經8分鐘搶救后脫離危險,但無法自主呼吸,需呼吸機維持。7月7日,醫院告知家屬患兒腦死亡,其他醫院拒絕接收。
爭議焦點
該事件發生后,主要存在以下三個爭議點:
術前告知:醫院雖書面列出9項風險,但家屬稱醫生口頭強調“小手術”,未充分提示腦死亡等嚴重風險,存在信息傳遞偏差。
監控缺失:家屬要求調取手術室及麻醉復蘇室監控,醫院以“監控已覆蓋”為由拒絕,關鍵證據缺失。
轉院爭議:家屬多次要求轉院,院方以“情況危險”拒絕,直至7月7日宣布腦死亡。
目前,事件仍在調查中,官方尚未公布最終結論。
手術的常見風險
扁桃體切除術是耳鼻喉科常見手術,主要用于治療反復感染或扁桃體肥大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礙。醫學資料顯示,其并發癥主要包括:
出血:術后24小時內(原發性出血)或5-7天(繼發性出血)可能發生,多因止血不徹底或偽膜脫落所致。少量出血可通過壓迫止血,大量出血需緊急手術干預。
感染:表現為發熱、咽痛加重、創面分泌物增多,可能與術中消毒不徹底或術后護理不當有關。輕度感染可通過口服抗生素控制,嚴重者需靜脈用藥。
呼吸道阻塞:兒童因氣道狹窄,術后局部水腫可能導致暫時性呼吸困難,需密切監測呼吸狀況。
麻醉相關風險:全身麻醉可能引發過敏、呼吸抑制等并發癥,需專業麻醉團隊監護。
本案中男童術后腦死亡屬于極端個例,需警惕以下潛在風險:
術中或術后缺氧:如麻醉復蘇階段喉罩移位導致氧氣供應中斷,可能引發不可逆腦損傷。
血栓或栓塞:手術操作可能誘發血栓形成,隨血液循環阻塞腦部血管。
嚴重感染或敗血癥:術后感染未及時控制,可能發展為全身性炎癥反應。
盡管扁桃體手術是兒童常見的手術之一,但其并非完全沒有風險。根據相關臨床研究,扁桃體切除術可能引發術后出血、感染、麻醉并發癥等風險。尤其對于3歲以下兒童,由于其生理結構尚未完全發育,手術風險相對較高。
此外,術后恢復期的護理同樣重要。研究表明,兒童術后若護理不當,可能影響創面愈合,甚至引發遠期并發癥。因此,手術前的風險評估、術中操作規范以及術后密切監測,都是確保手術安全的關鍵環節。
醫學界兒科領域交流群正式開放!
加入我們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