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場“要素拉滿”的比拼中,國足以1:0戰勝中國香港,挽回一絲顏面的同時,也為此次東亞杯畫上了句號。
1勝2負,進1球丟了5個球,排名第3,意料之中的成績,卻有道不盡的曲折過程。
一、兩項考察,差強人意
1、考察一:年輕球員
王鈺棟、蒯紀聞、劉誠宇、廖錦濤、劉浩帆、于金永……
這些背負球迷希望,乃至中國足球未來的希望之星,究竟能不能達到預期的高度,東亞杯開始之前就被大家翹首以盼。
王鈺棟:3場比賽全部首發,場均81分鐘,沒有進球、助攻;
蒯紀聞:出戰2場,1次首發,場均38分鐘;劉誠宇:替補出場1次,只有3分鐘;
其他年輕球員的情況基本類似,除了門將于金永,基本上都得到了一定的鍛煉時間,只是時間有長有短,但是結果卻出奇的一致:沒有任何鮮明的有效數據貢獻。
可以說,鍛煉的價值并不大。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王鈺棟、吾米提江等幾名小將,在上場時間上有所保證,并且也的確展現出了不錯的天賦。比如說,王鈺棟在邊路的拿球,以及各種技術動作的運用,令人一如既往的期待。
雖然說沒有直接有效的數據貢獻,但是至少有了國際A級賽事的經驗積累,對于他們個人的成長有較大的益處。
2、考察二:主教練
東亞杯開始之前,久爾杰維奇基本屬于倉促上任。雖然說期間有接近一段時間的備戰,但是受困于聯賽和對球員的認知有限,因此大家也并沒有提出過高的要求。
久爾杰維奇在國足U字號青年隊,成績雖然不至于斐然,但是總體的表現達到了大家的要求,至少會比國足更好一些。
因此,大家對于久爾杰維奇的要求,是通過這屆東亞杯,看到更多年輕球員出現在場上,并且有不錯的發揮。最好再有一些戰術上的亮眼之處。
然而,三場比賽結束,年輕球員的出場時間,我們在上面已經目前提及了。至于他們的表現,除了王鈺棟、吾米提江能夠去評價,其他球員因上場時間有限,我們很難做出一個公正的評價。
但這恰好是主教練久爾杰維奇的不足之處,換句話說沒有讓大家看到想要的結果,即更多的年輕球員有展現的機會。
不過,相較于前任伊萬科維奇,久爾杰維奇的做法已經有了較大的進步,無論是年輕球員的使用,還是陣型上的變化。
二、整體的精神面貌、成績指標
1、精神面貌
東亞杯開始之前,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國足黯然出局。這就意味著,中國男足提前無緣美加墨世界杯,或者說國足再次沖擊世界杯失利。
除了成績上的無奈,還有陣容上的痛苦,即主力一代的國腳,必須要到告別的時刻了,像王大雷、王上源、李磊,包括受傷的武磊等等。
而且,主教練的位置懸而未決,雖然久爾杰維奇上任,但是至少從足協的態度來看,這只是一個過渡的決定、權宜之計而已。
國足再次無緣世界杯、老將告別、主教練懸而未決.....
也就是說國家隊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籠罩在一種很無奈、壓抑的氣氛之中。
雖然從大名單來看,國足招入了更多的年輕球員,目的是重用年輕球員,快速完成更新迭代。可是,大家都知道這只是表面的安慰。
倉促踏上韓國的土地,開啟了東亞杯。
三場比賽下來,我們拋去成績不論,整體的精神面貌非常一般。無論是數據對比,還是各種細節的把控,讓人整體的感覺是:讓更多的年輕球員登場,只是表面文章。他們在場上的表現,和當初的老國腳沒有太大的區別。
這也是未來國家隊、教練組,乃至聯賽、足協都該認真反思的問題。如果說精神面貌也隨著這些年輕球員“傳承”了下去,那么中國男足未來十年,只會越來越差。
2、成績指標
起初,足協定的硬性指標是“保三爭二”。
從最終的成績排名來看,國足拿到了第三名,也算是完成了任務。這是唯一一點值得安慰的。
但是,這個成績經不起推敲。因為,韓國隊和日本隊,基本上派出的是三隊。
如果我們分檔次去清晰理解對手實力的話,應該是這樣的:日韓的一線隊,相當于亞洲一流(1-4名之間);日韓的二線隊,相當于亞洲二流(5-8名之間);那么日韓的三線隊,就應該相當于亞洲的三流(9-12名之間)。
而根據我們國足最近兩年的表現來看,一直穩定在亞洲第10位左右。
我們雖然沒有派出那些老隊員,但是有張玉寧、塞爾吉尼奧、朱辰杰、蔣圣龍,還有顏駿凌這條主力中軸線,再加上王鈺棟、謝文能這樣的優秀邊路,應該算是當下集實力和天賦于一身的最強陣容。
所以說,國足是亞洲三流,日韓的三隊也是亞洲的三流,我們再不濟是不是兩場比賽能夠拿到一分呢?
但是最終的結果是什么?相信大家都已經清楚了。
三、未來之路
無論此次東亞杯的成績如何,已經不重要了。重要是,我們從這三場比賽中,得到了什么?
1、主力框架
未來三到五年,國足的主力陣容,基本上已經出爐了。除了張玉寧、塞爾吉尼奧、蔣圣龍和朱辰杰之外,其他的大部分位置或者年輕球員,已經展現出了接班的潛力。
首先,王鈺棟應該是最沒懸念的一人。在邊鋒的位置上游刃有余,神似當年的武磊,有望成為未來國足的核心。
其次,蒯紀聞雖然上場的時間并不多,但是這種球員的責任心非常強,在自己的覆蓋范圍之內,積極的要球!與之前很多國腳總是怕得到球的境況相比,這一點難能可貴。而且敢于做動作,只要一對一,甚至一對二,蒯紀聞都展現出了良好的技術特點和心理素質。
然后,對于劉浩帆、吾米提江,身為邊后衛,有時候還有客串中后衛,先不論能力如何,但是卻表現出了十足的拼勁,果敢的出腳、下動作。當然,也有不少失誤的地方,基本上源于經驗不足,尤其是國家賽事,需要時間來磨煉。
廖錦濤、于金永在中場和門將的位置上,都是可塑之才。只是本屆東亞杯的機會少的可憐,但是按照他們在俱樂部或者其他賽事中的表現來看,成為國足的重要一員將會是遲早的事。
2、主教練的懸念
在上面我們也提到了,久爾杰維奇就是一個救火的過渡主帥。
但是足協會不會繼續用他,并沒有明確的答案。當然,東亞杯的表現和成績,將會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可是,雖然說國足完成了“保三爭二”,但是久爾杰維奇想要留下來,成為正式的國家隊主教練,仍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素。
主要的原因還是在前兩場比賽上,也就是說國足面對日韓,但凡拿到一個積分,久爾杰維奇轉正的概率,也會大大提升。
面對日韓,國足全場比賽幾乎沒有任何可取之處,一直處于被動挨打的地位。即便是整體發揮不佳,局面小范圍的傳遞,以及球員的個人發揮,基本上都被全面壓制。
我們上面也說了,這只是一個“三隊”,我們的球隊不該是這種表現。哪怕是輸球也沒關系,但是過程至少應該不會那么被動吧。
除了面對日韓的絕對被動之外,面對中國香港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國足仍然在節奏的把控,有非常大的問題。如果不是對手把握機會能力差,那么一個球的優勢根本不保險,甚至已經被扳平甚至反超了。
綜上所述,這也是足協顧慮久爾杰維奇是否勝任國足主帥的關鍵因素。雖然最終的排名達標,但是球隊整體表現很一般。
主教練久爾杰維奇在面對記者采訪時,沒有正面回答自己是否會繼續留在這個位置上,只是說中國足球正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
而我們按照足協一貫的選帥習慣來分析,未來的一段時間,必然會考慮諸多的候選,而久爾杰維奇也只是其中的一份子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