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巴馬瑤族自治縣所略鄉:
油茶產業興 青山生態美
炎炎夏日,走進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所略鄉平六村萬畝油茶基地,漫山遍野的油茶樹郁郁蔥蔥,拇指大小的茶油果圓潤飽滿,密密麻麻掛滿枝頭,處處彌漫著豐收在望的喜悅。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公布2025年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名單,所略鄉入選農業產業強鎮項目立項名單。
該鄉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將油茶產業作為推動綠色發展的關鍵著力點,通過政策扶持、技術指導、企業聯動和黨員帶動等,引導廣大農民群眾大力發展油茶生態鄉村富民產業,在守護好綠水青山的同時,讓油茶果變成“致富果”,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該鄉黨委、政府用好用足政策,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先后投入財政資金4888.70萬元,修建37條、總長104.84公里的油茶產業道路,有效打通林區交通“最后一公里”。深入實施油茶“雙千”計劃,并組織黨員干部深入田間地頭宣傳“退桉還茶”“開荒種茶”“產業以獎代補”等政策措施,不斷調動群眾種植積極性。如今,該鄉不僅建成了自治區(四星)級油茶產業示范區即平六萬畝油茶核心示范區,力那千畝雙高示范基地,還全面推進老油茶林低產改造工程。目前,全鄉累計實施低產林改造超10萬畝,完成新造林1.25萬畝。
該鄉積極探索多元化產業發展模式,引進和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對油茶進行深加工,推動油茶加工向集約化、規范化發展。配套建立“訂單農業”產銷對接機制,與深圳市大鵬新區長期合作,搭建農特產品直銷通道,拓寬油茶銷售新渠道。在聯動帶農方面,采取“公司+基地+村集體經濟+農戶”“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N個村集體經濟聯合+公司+基地”的聯動帶農模式,推動規模化種植,整合資源優勢抱團發展,依托全鏈條合作,實現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運營。推行“土地入股+分紅”利益分配模式,讓村民變股東。
同時,該鄉黨員干部發揮帶頭示范作用,沖鋒在前,積極宣傳政策,及時協調解決種植過程中的技術難題,能人黨員紛紛成立合作社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如今,油茶產業已成為該鄉群眾增收的主導產業之一,年產油茶鮮果8.06萬噸,實現總產值7.47億元,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此外,所略大白菜、富硒稻、種桑養蠶、肉馬養殖、三紅蜜柚、沃柑等產業也齊頭并進,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繪就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新畫卷。(乃春歡 羅柳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