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黃文秀的事跡令我深受感動,我也想到鄉村一線去,把黃文秀的精神傳承下去。”在廣西河池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青年員工座談會上,全國煙草行業勞動模范韋曉的駐村故事如春風化雨,讓臺下青年員工的筆記本上躍動著滾燙的字跡。
當“駐村是居住的住,更是幫助的助”的樸實話語回蕩在會議室,一幅由無數平凡身影勾勒的奮進畫卷,正在河池煙草人的手中徐徐展開。
黨員深入煙田幫助煙農清除農膜。韋大躍攝
一直以來,河池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唱響“榜樣領路”主旋律,挖掘典型事跡、榜樣人物,推動黨員群眾學有方向、干有目標。在典型培育體系里,“從一線來,到一線去”是最鮮明的底,以“兩優一先”和“先進員工”評選為抓手,從工作經驗先進典型、集體榮譽先進典型、個人業績先進典型、優質服務先進典型四個方面著手,注重從基層一線挖掘真實人物、真實事跡,確保典型立得住、推得開。
在煙葉戰線,“編外煙農”何明雄27年扎根田間,用沾滿泥土的筆記本記錄數據,創新“配肥明白卡”和“梯度升溫”烘烤法,攻克K326品種種植難題,助力煙農增產增收。物流戰線的梁立生21年如一日,保持卷煙配送“零斷檔”、安全“零事故”,冒雨涉水送貨,義務幫扶殘障客戶和孤寡老人。
專賣戰線上,“獵狐隊長”覃海浪憑借偵察兵的敏銳,20余年挖掘500多條線索,破獲多起國標案件,面對威脅利誘鐵面無私,曾為護查獲卷煙被歹徒刺傷。營銷戰線的韋玨8年服務199戶零售戶,將客戶信息匯成“活地圖”,自掏腰包為殘疾客戶購置煙柜,悉心照料留守老人店鋪。
韋曉協助脫貧戶開展春耕。潘棉純攝
鄉村振興一線,駐村第一書記韋曉在豪洞村用兩年時間,帶領村民打通蜂糖李“貴州果商+后援單位+愛心企業+電商”四條銷售渠道,銷售額突破240萬元,讓小果子變成致富大產業。
在榜樣培育機制的努力下,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被挖掘、一個個先進典型脫穎而出。他們中有扎根基層的“老黃牛”,有創新突破的“急先鋒”,更有為民服務的“貼心人”。
一個先進典型就是一部生動教材。為了發揮榜樣力量,河池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堅持把做好宣傳、營造氛圍作為有效方法,努力營造尊崇先進、學習先進、爭做先進的鮮明導向,拍攝《七百弄上送煙人》《永遠的初心》《還有我》等專題片,通過行業內外網站進行集中宣傳報道,并適時召開經驗交流會、事跡報告會,讓先進典型事跡進機關、進課堂,通過鮮活的事例和榜樣的力量激勵、鼓舞和引領廣大黨員干部見賢思齊,立足本職崗位擔當盡責。
黨員同志幫助受災商戶清理受損煙柜。李群攝
典型事跡鼓舞人心,榜樣力量催人奮進。在南丹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六寨煙站,“95后”員工楊紹基把何明雄當做榜樣,到煙葉工作崗位后,走遍種煙村屯,在煙田遇到洪澇時,主動請纓靠前服務;在營銷服務戰線,韋曉與徒弟楊憬一同研討著客戶培訓技巧。這種“傳幫帶”機制,讓榜樣力量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為青年員工指明學習方向,增強向先進學習認識。
“每個榜樣都是一面鏡子,照見的不僅是個人的堅守,更是一個集體的精神海拔。”河池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黨群科副科長譚睿說道,“從煙田到街巷,從山路到村屯,這些閃耀著初心光芒的身影,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書寫著新時代的奮斗答卷。”(覃春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