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們還記得
去年9月龍崗大運中心18分鐘的
“愛讓地球轉動”主題光影秀嗎?
表演刷新了
“最多無人機同時飛行”的
吉尼斯世界紀錄
獲得好評如潮
然而這震撼、浪漫的表演
操作起來其實很不容易
分任務劃路徑掌全局
就像給鳥兒引路
“這場表演最考驗功夫的,是讓圖案轉換時‘無縫銜接’,觀眾看不出絲毫卡頓。”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胡斯銜回憶起去年這場表演,感慨萬千。
全程100%起飛成功率,所有無人機安全降落,這在行業里相當不容易。不光要設計飛行路線、編寫腳本,還得提前把各種“意外”想透:突然刮大風怎么辦?得有備用航線;哪架飛機出故障?緊急著陸點要提前標好。
“幾百架無人機各有分工,誰負責拍畫面,誰負責傳數據,得按性能和需求分清楚,這樣飛起來才又快又穩。”胡斯銜說道。
胡斯銜指著地面站屏幕,上面密密麻麻的參數正實時跳動,起飛、懸停、返航,指令都從這兒發。得全程盯著它們的位置、電量,有異常就得立刻處理,最后把飛行數據整理成報告,才算給任務畫上句號。
“干得越久越明白,這活兒既得懂技術,又得有全局觀。”胡斯銜笑了笑,“就像給一群鳥兒引路,不光要知道往哪兒飛,還得保證它們整整齊齊、平平安安。”
這個行業眼下發展如何?
薪資怎樣?
普通人能否踏入這一領域?
一起來了解一下
職業前景好,行業正缺人
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作為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的高地,深圳將低空經濟與空天產業集群單列為“20+8”產業集群,提出舉全市之力集聚資源,以超常規力度支持培育。
隨著低空經濟快速發展,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這一職業,也從幕后走向臺前。
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秘書長龐偉表示,這個新職業的出現并非偶然,過去無人機多是“單兵作戰”,如今千架規模的集群表演、協同配送成為常態,就像從駕駛小轎車變為調度一列火車,必須要有專業的“空中指揮”。
但這位“空中指揮”絕非簡單的“飛手升級”。龐偉指出,與專注操作技術的普通飛手不同,規劃員需要統籌全局,“數百架無人機同時升空,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引發風險,這需要技術與全局把控能力的完美結合。”
對于有意入行者,深圳堪稱“黃金實踐地”。作為“無人機之都”,這里聚集了全國近半數的無人機企業,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集群表演、物流測試等實戰項目密集開展。
龐偉笑稱,深圳的優勢在于“實戰機會多”,一場光影秀要調度上千架無人機,一次物流測試要規劃數十條航線,這些經歷是快速成長的最佳途徑。
薪資不錯
但想入行先要考證
但機會多并不意味著門檻低。除了取得“空中駕照”外,更重要的是后續經驗積累,需要熟悉設備特性,通過參與項目學習調度技巧,逐步才能獨立負責項目。一般來說,從飛手成長為能獨立負責項目的規劃員,平均需要3年時間。
龐偉表示,這一行業人才缺口非常大,如果年輕人有意入行,我的建議是可以大膽加入。但“會操作”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多思考“如何實現安全、高效、精彩的飛行”,沉下心來積累經驗,這個行業的前景值得期待。
胡斯銜也坦言,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是個有潛力的行當,“這個職業的前景,我特別看好。”據他觀察,在一線城市,有3年左右經驗的成熟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年薪約為15萬至20萬元;若具備團隊管理經驗,年薪可達25萬至35萬元。
“但想入行得先考證,中國民航局的 CAAC無人機執照是門檻,有了它才能申請空域、規劃航線。”胡斯銜說。
你覺得這個職業怎樣?
你想加入這個行業嗎?
評論區聊聊~
內容來源:深圳工會
內容編輯:深圳人社
-End-
本文封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