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勞動爭議案件持續高發、“一裁了之”效果不佳的問題,潼關縣人社局創新推出“4+1”全流程調解機制,將調解貫穿案件處理五個關鍵節點,努力把糾紛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案前”先滅火:接到咨詢或線索,調解員主動介入,優先引導調解,重點解決事實清楚的小額糾紛(如欠薪、加班費),快速“滅火”。“收案”再篩查:收到申請后,快速看材料找焦點,對具備調解可能的,先行給予5天“緩沖期”,通過電話溝通、當面約談等方式,引導雙方理性協商?!?strong>立案”巧釋法:立案后、開庭前,仲裁員結合證據交換調解,制定個性化方案,加強與雙方當事人的溝通交流,釋明風險。“庭審”抓時機:開庭時,如果雙方態度緩和或已形成部分共識,當即暫停庭審,緊扣爭議焦點開展現場調解?!?strong>裁前”最后勸:裁決作出前,再組織一次調解。結合裁決結果預判,引導雙方適度讓步、互諒互讓,力求避免“贏了官司、結了梁子”的局面。
今年6月,石某與某建筑公司就工傷賠償金計算標準產生爭議、僵持不下。仲裁院嚴格貫徹全流程調解理念,經多輪溝通協調,最終在開庭前促成企業同意支付賠償金并承擔后續治療費用?!?+1”調解機制的運用,讓“小事不出企業、大事不出仲裁院”的目標成為現實。
今年以來,潼關縣人社局共處理勞動爭議案件31件, 其中通過調解化解19件,調解成功率61.3%,平均調解周期較裁決縮短7天,有效提升調解成功率,緩解企業與勞動者的對抗情緒。下一步,潼關縣人社局將繼續深化“4+1”調解機制,強化調解員專業能力以應對復雜案件,并從源頭預防糾紛,助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供稿:李倩 裴平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