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千億金茂,想要拼命重回牌桌。
7月14日,深圳南山區出讓1宗位于前海的宅地,地塊建筑面積只有2.56萬平方米,卻吸引了12家房企競拍,包括金茂、中建壹品、華發、天健+深業聯合體、綠城、越秀、中鐵、中海、建發、招商、華潤、保利置業。
一眼望去,幾乎都是國企央企。
其中,久違的金茂再次盯上了深圳土地市場,不過最終顆粒無收。敗給了深圳的地頭蛇招商蛇口,后者以86.1%的溢價率競得地塊。
金茂對深圳市場不是沒有野望。據媒體報道,近日,越秀地產灣區區域分管營銷的副總經理王敬來已正式加盟中國金茂廣深公司,擔任分管營銷的副總經理。
截至2024年底,金茂在廣深一共有14個項目,其中深圳3個,廣州11個。
尤其在深圳市場,金茂的表現一直不溫不火。2016年,金茂拿下深圳首宗商品房現售試點地塊,樓面地價高達56781元/平方米,成為彼時的單價地王。
直到3年后,2019年,深圳金茂府才正式入市,但受到限價政策影響,深圳新房價格上漲不多,單價超10萬/平的金茂府去化也成為難題,更一度引發業主退房維權。
2021-2023年,金茂華南區域業績持續低迷,2023年原華南區域班底也被清洗。
今年3月,中國金茂將原五大區域公司(華北、華東、華南等)重組為14個地區公司,其中“華南區域”變更為“廣深公司”。取消區域層級之后,總部也將直接對接14個新組建的地區公司。
此次王敬來的加入,也被外界解讀為金茂欲補齊廣深區域短板的信號。
今年3月,金茂以10.77億元奪得廣州天河世界大觀四期地塊,折合樓面價47317元/平方米,溢價率為2.86%。
不過,廣州市場向來由越秀地產、保利發展主導,深圳則是華潤置地、萬科、招商蛇口等頭部國企央企把控。金茂作為曾經的黑馬,在華南缺乏品牌認知度,想在諸強環伺中突圍,挑戰并不小。
事實上,過去3年,作為中國中化集團旗下的地產上市平臺,中國金茂一直在經歷調整陣痛。
2023年4月28日,李從瑞接任中國金茂主席一職。這位金茂的靈魂人物帶領公司在2021年實現銷售額突破2000億元,迎來史上最高光時刻。李從瑞也打破了中國金茂主席歷來由中國中化集團董事長兼任的慣例。
但不到2個月后,李從瑞就調離了崗位,任期僅33天,由中化集團的張增根接任中國金茂董事長。
接下來的兩年,中國金茂一面深受行業下行期困擾,同時內部也面臨人員變動、結構優化的挑戰,交出的業績也差強人意。
2023年,中國金茂的銷售業績為1412億元,但也出現上市以來最大虧損,歸母凈虧損額近69億元。2024年,中國金茂的銷售額跌破千億以內,僅有982.5億元。
今年3月,張增根因達退休年齡辭任中國金茂主席,由首席執行官陶天海接任公司主席等職務。陶天海是中國金茂內部提拔上來的干將,相比張增根地產經驗不足的履歷,陶天海進入中國金茂25年,由企業規劃部經理、戰略規劃部總經理,一路成長至副總裁、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
進入陶天海時代,這家央企,才慢慢找回狀態。
2024年底至今,金茂在全國土地市場頻頻出手,并一改過去幾年在下沉市場拿地的策略,近七成投資位于北京和上海。
去年11月和12月兩個月,金茂在全國拿下12幅土地,拿地金額高達158億元。其中,在上海2024年最后一場土拍中,金茂聯合體就連奪3幅地塊,土地總金額103.5億元。
今年4月,中國金茂聯合越秀地產、中建智地以126億底價北京朝陽區宅地,樓面價約5.45萬/平,破了近兩年朝陽宅地單價最高紀錄。
中指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金茂新增貨值規模為749億元,位列行業第三,權益拿地金額超過260億元。
想要翻身的金茂,野心早已藏不住。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國金茂累計取得簽約銷售金額533.47億元,其中,在6月份,中國金茂及其附屬公司取得簽約銷售金額156億元。
不過,金茂的內部調整似乎還未結束,有新人加入,也有舊人離開。
據媒體報道,原中國金茂營銷管理總經理李峰,近日已正式履新京投發展集團營銷總。這位曾帶領金茂銷售額從300億躍升至2000億量級的營銷悍將,選擇在這個時候離開多年的老東家,也讓外界對金茂的復興之路增加一絲猶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