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國共雙方在經過五次談判,終于達成一致抗日停止內戰等決議。
談到國共第二次合作,就不得不提西安事變,后世不少學者指出,西安事變某種意義上改變了我黨命運,改變了中國革命的歷史走向。
甚至有一些人說道:“如果沒有西安事變,新中國成立時間,最少要晚三年?!?/p>
關于西安事變,徐向前元帥晚年在回憶錄中提到,事實上,哪怕西安事變沒有發生,中央仍然有一殺手锏。
一、二次長征
1936年10月,徐向前指揮兩萬余西路軍開始了西征戰役,此戰戰略目的是試圖打通與蘇聯的聯系通道,取得蘇聯的支援。
晚年徐向前透露到,1936年11月8日,徐向前突然收到中央一份絕密電報,這份電報就是“二次長征”計劃。
電報中,中央指出,有可能在近期發起一場比長征更大規模的大迂回作戰,徐向前的任務,就是在河西走廊地區,建立一個穩固根據地,以便到時給紅軍主力,提供一個戰略支點。
徐向前在回憶錄中表示,中央之所以準備“二次長征”這個殺手锏,這其中的原因主要幾個方面。
1936年,長征結束后,紅軍雖然暫時擺脫了國民黨的包圍,可是陜北土地貧瘠,人口太少,陜北根本不足以支撐紅軍發展壯大。
陜北在農業、交通、經濟等各個方面,都是不如我軍南方根據地的。
另外,紅軍大部分士兵來自于南方的江西、福建、湖南,他們對于北方和西北氣候,很難適應。
長征結束后,紅軍就有不少士兵因為不適應北方環境,出現了很大幅度的非戰斗減員。
陜北經濟落后,陜北人民不要說供應紅軍,就是養活他們自身都非常困難,因此,在國民黨經濟和軍事封鎖下,如果紅軍一直呆在陜北,紅軍是沒有發展壯大的可能的。
軍事上,蔣介石沒有放棄繼續剿滅紅軍,日本在華北步步緊逼之際,蔣介石仍然將紅軍視為最危險敵人。
在蔣介石嚴令下,張學良和楊虎城不得不下令軍隊,向紅軍發動進攻,雖然紅軍取得了一場場勝利,可是在國民黨絕對優勢下,紅軍取得的勝利,很難改變戰略上的劣勢。
更令中央擔憂的是,蔣介石投入到圍剿紅軍的兵力越來越多,由于張、楊二人圍剿不利,蔣介石甚至有將他們軍隊撤走,改由中央軍親自對付紅軍。
一旦蔣介石戰略計劃部署到位,面對幾十萬中央軍,僅僅七八萬人的紅軍,的確很難頂住他們的瘋狂進攻。
基于這種軍事、政治、經濟困難形勢,中央在慎重考慮下,作出了“二次長征”的戰略決策。
二、張學良發來一份特殊電報
當然,中央作出這個安排,還有一些深層次考慮。
面對日軍在華北咄咄逼人之勢,紅軍可以在二次長征的軍事行動中,宣傳抗日,如此做,一方面可以在輿論上為紅軍贏得主動,進一步逼迫國民黨停止內戰。
除此之外,通過“二次長征”,紅軍可以在大迂回行動中,擴大紅軍在全國影響力,讓更多知識青年加入我黨我軍,這對于我軍的發展壯大,是非常有利的。
正當我黨即將執行“二次長征”計劃時,中央意外收到了張學良電報,張學良在電報中稱,請紅軍主力在陜北繼續停留一個月時間。
1937年11月的一天,中央召開了一場高級會議,這場會議討論的正是“二次長征”和張學良發來的那份電報。
因為“二次長征”計劃是我黨最高機密,因此這次會議參會人數非常之少,徐向前晚年在回憶錄中透露,最初知曉計劃的干部不超過30人。
毛主席抽了一口煙緩緩說道:“對于張學良將軍要求紅軍在陜北繼續停留一兩個月的電報,同志們都有什么想法嗎?”
一位中央領導人說道:“主席,這件事風險太大,萬一這是圈套,紅軍就危險了。”
參會人員沉默了一會后,周恩來突然說道:“我覺得等等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想張學良不會無緣無故發這份電報的,或許,一個月后局勢真的會發生變化呢?”
經過會議討論,中央決定紅軍暫時留在陜北。
三、西安事變影響中國命運
1936年12月12日,當毛主席得知張、楊二位將軍發動兵柬扣押蔣介石后,他臉色變得異常凝重。毛主席知道,這是一件足以改變中國,改變我黨的大事。
在張學良邀請下,我黨第一時間派周恩來、葉劍英等人前去西安處理相關事宜。
對于蔣介石處理方式,我黨堅持要以和平方式去解決。
毛主席、周恩來等領導人明白,西安事變如果能夠和平解決,那么內戰很有可能停止,國共兩黨必然可以聯手抗日,對于我黨來說,一切困境都可以暫時得到解除。
反之,如果張學良、楊虎城采取激進的手段對付蔣介石,或者說蔣介石死了,那么中國內戰可能會更加激烈,最終得利的只會是日本。
客觀地說,西安事變的發生,的確改變了我黨我軍的不利局勢,在抗日統一戰線下,我軍獲得了全國人民的支持,通過抗戰,我軍不但沒有被打垮,反而從不足十萬人,一舉發展到一百多萬正規軍,建立的根據地更是不計其數。
那么,如果沒有西安事變,中國革命形勢會是怎樣的呢?
很明顯,如果沒有西安事變,“二次長征”是很有可能會發生的。
客觀地說,二次長征我軍的確會經歷一系列艱難,但是我們相信,只要我軍有毛主席這個軍事天才指揮,只要我軍堅持抗日這個主張,只要我軍堅持到日軍全面侵華那一天,那么,在國破家亡的境地下,蔣介石就必須接受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退一步說,哪怕蔣介石真的不顧一切打內戰,國民黨也不可能消滅紅軍。
當然,有一點是必須承認的,如果沒有西安事變,中國革命勝利時間必然會推遲幾年,也正是因為西安事變影響了歷史,張、楊二位將軍才被歷史永遠銘記,周恩來甚至稱張學良為“千古不朽的人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