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為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說實話,特朗普其實醒悟得有點晚,現在才明白為什么俄羅斯面對西方制裁沒什么反應,只有少許陣痛。
俄烏沖突打了三年多,到現在都快結束了,特朗普總算明白了如何對付俄羅斯,雖然有些晚,但箭在弦上,特朗普必須得發。
于是乎,在對俄羅斯制裁的政策中,特朗普隱藏了一手真正的大殺器:針對中國的次級關稅。
普京的千億能源動脈與影子艦隊
當特朗普在白宮豎起50天停火倒計時牌時,他未曾料到,普京的微笑背后藏著一支“影子船隊”。
7月14日的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特朗普面對鏡頭向普京發出最后通牒:50天內必須停火,否則對俄征收100%關稅,連帶懲罰任何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
克里姆林宮的反應卻出人意料——三位內部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普京不僅拒絕屈服,甚至可能擴大在烏軍事目標。
為何普京如此淡定?答案藏在美俄之間懸殊的貿易數據里:2024年俄羅斯對美國的出口貿易僅僅只有5.26億美元,不到俄羅斯1.9萬億美元經濟總量的0.1%。
而真正說明特朗普“悟了”的瞬間,是他突然調轉槍口的做法,白宮官員隨后明確表示,關稅大棒其實主要瞄準的是中國。
當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如利劍出鞘,普京只是輕輕撣了撣肩上的灰塵。克里姆林宮內部流傳著這樣的判斷:“俄羅斯利益高于一切,不會放棄烏克蘭戰爭”。
這份底氣的根基,深埋在俄羅斯每天通過“影子船隊”輸往全球的石油洪流中。
2024年,俄羅斯能源收入突破3000億美元,占國家財政近三分之一,在被西方全體制裁的情況下,這種數據出人意料。
一支由數百艘油輪組成的“影子艦隊”在七大洋間穿梭,將打折原油源源不斷運往中國、印度等買家港口。
這條隱形動脈讓俄羅斯經濟在西方圍堵中依然強勁跳動——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雖放緩至2.5%,卻仍遠超西方預測。
戰場上的節節勝利更強化了普京的籌碼。過去三個月,俄軍新增控制1415平方公里土地,完全掌控盧甘斯克,頓涅茨克70%區域也落入其手。
一位克里姆林宮知情人士用俄羅斯諺語解釋這種擴張邏輯:“食欲是吃出來的”,這是在暗示,若烏軍防線崩潰,哈爾科夫、蘇梅等地都可能成為盤中餐。
面對這般態勢,特朗普的100%關稅如同空包彈。美俄貿易的涓涓細流,怎撼動得了俄羅斯經濟的汪洋大海?
美國槍口轉向東方
“次級制裁才是真正的戰略核武器!”美國駐北約大使惠特克的這句話,揭示了特朗普政府的戰術轉折。
當直接打擊俄羅斯收效甚微時,白宮突然醒悟,將瞄準器對準了普京背后的巨人,東方大國中國。
2024年,中國對俄羅斯原油進口量升至1.0847億噸,在中國原油進口占比達到19.6%中國才是俄羅斯對外貿易的根據地。
在這三年受到西方制裁后,俄羅斯更是大力轉移貿易重心,全面搭建遠東貿易網絡和遠東戰略體系。
中國、印度、土耳其三國消化了俄羅斯80%的能源出口,構成普京戰爭機器的“金融生命線”。
特朗普的算計赤裸而精準——只要掐斷中國這條最粗壯的主輸血管,克里姆林宮的金庫將迅速枯竭。
7月15日,一張制裁大網悄然撒開: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提議對中國制造的港口起重機加征100%關稅,疊加此前25%關稅,形成毀滅性稅率。
這是必然情況,中國的起重機企業占據全球岸橋制造70%份額,在美國市場占有率近80%。
休斯敦港CEO詹金斯哀嘆:每臺中國岸橋比競爭對手便宜數百萬美元,而如果發展本土產能至少還需要十年的時間,暗示美國不可能全面拋棄中國起重機。
美國更致命的殺招隱在能源領域,美國議員呼吁,對繼續購買俄油的國家實施500%懲罰性關稅,而這一措施之后,甚至可能發展為全領域。
這種“選擇性打擊”策略陰險之處在于:對印度、土耳其等戰略伙伴網開一面,集中火力斬斷中俄能源紐帶。
但當“去美元化”的中俄本幣結算遭遇美元霸權時,中國與其他國家蓄積的一場金融核爆正在倒計時。
中國稀土利劍,直指去美元化目標
“特朗普或許低估了這場博弈的復雜程度。”一位地緣觀察家如是評論。面對美國的關稅風暴,北京手中緊握三張反制王牌,每一張都直擊美國經濟的命門。
全球17種關鍵稀土元素中,中國掌控90%加工產能。這些“工業維生素”是美國戰斗機、芯片產業的命脈,中國隨時可以啟動出口管制實施精準反擊。
盡管不斷減持,但中國仍持有8000億美元美債,在金融領域的威懾依舊有力,也足以在關鍵時刻攪動全球金融市場。
更令華盛頓不安的是中俄間悄然筑起的“去美元化堡壘”,中俄貿易的本幣結算率已達95%,人民幣在俄外匯儲備占比飆升至35%。
俄羅斯石油公司已向亞洲客戶提供人民幣計價長期合同,中石化加速收購北極LNG項目股權。
與此同時,國際供應鏈一直增加的韌性也在對美國的關稅攻勢進行制約,不讓特朗普完全發揮關稅大棒的強度。
美國港口運營商集體請求對新岸橋訂單給予三年關稅豁免期,這恰好暴露了制裁的致命軟肋。
在中國制造已成全球基礎設施的骨架的時代,強行拆除只會讓美國港口癱瘓。關稅武器終成雙刃劍,割傷的不僅是對手,更是舉劍者自身。
港口起重機關稅戰的硝煙尚未散去,北京的反制選項已在桌面上若隱若現。當特朗普的倒計時牌翻過第49天,全球貿易體系正經歷冷戰以來最劇烈的痙攣。
中俄貿易本幣結算率達95%的匕首插進美元霸權心臟,而普京的“影子船隊”仍在夜色中穿行,不受美國阻礙,照常將數百萬桶原油運往東方。
制裁武器是否已在全球化密林中徹底失效?答案寫在每臺中國制造的起重機上,寫在每筆避開美元結算的能源交易中。
美國單極霸權的黃昏,或許就從這次急轉彎的關稅大棒開始,特朗普順手的武器已經不足以適應新時代的變局,他如果再冥頑不靈,醒悟多少次都沒用
信息來源: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 美俄將展開新一輪外交博弈——央視新聞
克宮:俄中之間95%以上結算以本幣進行——參考消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