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陽稿》八卷,首二卷為詩歌,后六卷為文章。明末佛山高明區懷瑞在當陽任職期間,鑒于當陽的歷史地位與現狀,創作了大量反映社會現實、表達人文關懷的詩作與文章,這些作品后來被整理成《玉陽稿》。
唐安寺早起
驂潭松際寺,曉梵暫相宜。
缽衲詎云冷,津梁幸未疲。
鳥嬌窺谷早,蜂煖鉆窗遲。
似破死心樹,因生靜者思。
以下是《唐安寺早起》這首詩的白話文翻譯:
我騎馬來到潭水邊的松林中的唐安寺,清晨的誦經聲與這里的環境相得益彰,讓我感到十分適宜。
我身著僧袍,手捧缽盂,并不覺得山間清冷。我慶幸自己還能為眾生架起渡河的橋梁,雖然疲憊但尚未倒下。
鳥兒嬌俏地在山谷中窺探,早早地醒來;而蜜蜂則因為溫暖而遲遲不肯離開窗戶。
眼前的景象仿佛讓我打破了死心樹的沉寂,也讓我產生了作為修行者的深思。在這里,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修行的意義。
人日酌荊門泉亭-同龔南華李元毓
柏盞破春浮峭青,云開城角即山亭。
冰心還向坐中見,世法且于泉外聽。
幸有騷壇堪命主,但逢勝日莫教醒。
磨厓沉碣千年事,陵谷那支此聚萍。
以下是《人日酌荊門泉亭-同龔南華李元毓》這首詩的白話文翻譯:
我們手持柏木制成的酒杯,在春天里品嘗著美酒,那酒色峭青,仿佛春天的氣息都浮現在其中。抬頭望去,云霧散開,城角的景色與山亭相映成趣。
在座中,我們彼此的心靈像冰一樣清澈透明,互相理解。而那些世俗的法則和紛擾,我們暫且放在泉水之外,不去理會。
幸運的是,我們有這個詩壇可以讓我們盡情揮灑才華,成為這里的主宰。每當遇到美好的日子,我們都不愿醒來,只愿沉浸在這歡樂的時光中。
那些刻在巖石上的碑文,記錄著千年的往事,而世間的變遷,又怎能支撐得住我們這樣聚在一起的浮萍呢?但在此刻,我們只需珍惜眼前的相聚,享受這難得的歡樂時光。
李元毓,東莞縣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