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2025年7月15日,就在敘利亞南部蘇韋達省的首府蘇韋達市,被敘利亞新國防軍,HTS武裝拿下后,以色列當局,以色列急了。不久之前,以色列空軍對敘利亞南方蘇韋達市發(fā)動了百架次大轟炸,出動了F-16I、F-15I戰(zhàn)斗機,投放了重磅炸彈,除了摧毀撤離不及的敘利亞新國防軍,HTS武裝坦克,步兵戰(zhàn)車,大量皮卡車,火箭炮和武器裝備,被以色列空軍炸的最狠的是,本來剛剛進城,準備接收敘利亞南部蘇韋達省的首府蘇韋達市的,敘利亞內政部,HTS武裝警察部隊,幾十輛警車,武裝皮卡車被炸,HTS武裝內政部百名警力人員傷亡。
7月15日,俄羅斯衛(wèi)星網的報道截圖
本來敘利亞“大總統(tǒng)”朱拉尼就擔憂以色列軍方干涉,所以朱拉尼讓HTS武裝的警察部隊,代替軍隊進城,就是為了向以色列當局表達“善意”,結果以色列空軍得到以色列當局許可開炸后,一點面子沒給朱拉尼和敘利亞新國防軍,對著還沒有撤離干凈的敘利亞新國防軍,HTS武裝實施了猛烈轟炸,而這個時候朱拉尼也急了,下令敘利亞新國防軍,HTS武裝統(tǒng)統(tǒng)撤離。
以色列空軍轟炸敘利亞內政部的警察車輛
這一輪敘利亞南部劇變,以色列當局、以色列軍方反應慢了,因為敘利亞新國防軍、HTS武裝攻城的時候,以色列空軍不炸,以色列陸軍坦克部隊不去阻止,結果德魯茲武裝民兵不戰(zhàn)而潰,HTS武裝內政部的警察部隊都來了,以色列空軍才想起大轟炸,并且還是不宣而戰(zhàn),打了敘利亞新國防軍,HTS武裝一個措手不及。朱拉尼手下的9個精銳主力師,本想著在24小時內,已經取得了勝利,拿下敘利亞南部蘇韋達省的首府蘇韋達市,結果如今卻要面對著以色列空軍超強度大轟炸。現(xiàn)在反倒是從前線逃跑的,是敘利亞新國防軍,HTS武裝了。
敘利亞“大總統(tǒng)”朱拉尼緊急召回裝甲大軍
朱拉尼沒有想到,剛剛高興占領了蘇韋達市,結果以色列空軍不宣而戰(zhàn)
而在2025年7月15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解釋了,為什么以色列空軍突然不宣而戰(zhàn),對敘利亞新國防軍,HTS武裝大開殺戒,內塔尼亞胡表示:“我們在敘利亞以強大的力量開展行動,我希望我們不必使用更大的力量。這取決于敘利亞當局的理解和行動”。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保持敘利亞西南部的非軍事化,符合以色列的利益,以色列致力于保護敘利亞的德魯茲人。我們不會允許在敘利亞南部制造另一個黎巴嫩的情況”。以色列外交部長吉迪恩·薩爾發(fā)出警告:“如果敘利亞當局傷害了德魯茲人,我們將別無選擇,只能進行干預”。
敘利亞新國防軍T-72坦克被炸毀
目前,以色列國防軍公開了,以色列空軍出動F-16I、F-15I、武裝無人機,空襲進入蘇韋達市的敘利亞內政部警察部隊的畫面,大量HTS武裝警察和警車被炸毀,同時,以色列空軍追著敘利亞新國防軍,HTS武裝的坦克轟炸。一直說朱拉尼是以色列的盟友,或者希望成為以色列的盟友,結果以色列為了德魯茲人,開始大規(guī)模空襲敘利亞。
以色列空軍F-15I戰(zhàn)斗機轟炸敘利亞新國防軍
本來估計敘利亞“大總統(tǒng)”朱拉尼都以為,在德魯茲武裝民兵放棄戰(zhàn)斗,很多人投降,不戰(zhàn)而潰后,HTS武裝已經從蘇韋達市撤出了主力精銳部隊,大量重武器,僅出動少量警察和武裝分子進城掃蕩。不過,以色列人并沒有領情,開始瘋狂轟炸敘利亞新國防軍和HTS武裝。沒有任何空中防御能力的敘利亞新國防軍和HTS武裝,如今成為了“任人宰割”。
沒有任何防空能力的敘利亞內政部部隊,這一次成為了被以色列空軍轟炸最狠的目標
以色列和德魯茲人是啥關系?以色列境內的德魯茲人要服兵役,算是以色列國防軍的重要兵源了。以色列和德魯茲人,相當于清朝滿族人和錫伯族、赫哲族那種關系。德魯茲人是以色列的附庸,比較親以色列。在以軍,服兵役的那是巴勒斯坦的德魯茲人。敘利亞的德魯茲人絕大部分只認同自己是敘利亞人。以色列空軍的炸彈是多,炸巴勒斯坦加沙,炸黎巴嫩,炸也門,炸伊朗,如今又炸了敘利亞!反正以色列國防軍沒了炸彈,美國肯定第一時間送過來。從目前以色列不宣而戰(zhàn)的架勢來看,沒有看到以色列軍隊受到了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限制和阻止,以色列軍方將肆無忌憚的轟炸敘利亞新國防軍和HTS武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