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16日報道 德國《時代》周報網站7月14日刊登題為《這筆交易并沒有讓特朗普變得更可靠》的文章。
文章稱,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改變了立場,宣布將繼續(xù)向烏克蘭提供美國武器。不過,將為此出錢的不是美國納稅人,而是北約伙伴國。
文章認為,一方面,烏克蘭和歐洲盟友現(xiàn)在可以松口氣了。但另一方面,誰說特朗普不會再變了?他曾將結束戰(zhàn)爭作為衡量自己第二個任期成就的標準,卻違背了許多支持者的意愿,下令轟炸了伊朗核設施。現(xiàn)在,他又延續(xù)了被他自己妖魔化的拜登政府的援烏政策。當然,這些武器是賣不是送。特朗普或許希望通過這個顯著區(qū)別來表明他與前任不同。但既然他向自己的支持者灌輸了“美國優(yōu)先”和停止外援的理念,那么現(xiàn)在讓他們明白這個區(qū)別就并非易事。
文章指出,特朗普現(xiàn)在似乎重新站到了盟友這邊,但這并不能說明他堅定地認同盟友,只能說明這么做在當前更符合他的利益。今后,烏克蘭戰(zhàn)爭越是久拖不決,他就越有可能反悔。此外,過去幾個月的經驗表明,他在對俄制裁問題上的嚴肅性也值得懷疑。
德國《商報》網站7月14日刊登題為《特朗普在烏克蘭問題上轉變立場的背后原因》的文章。
文章稱,特朗普對“寄生蟲盟友”的抱怨已成往事,他對北約軍事聯(lián)盟的態(tài)度似乎發(fā)生了根本性轉變。
這是特朗普約半年前重返白宮后,首次對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采取更強硬手段。此前他一直避免與普京正面沖突且多次稱贊對方,如今特朗普改變了調門。
美國的原則是:歐洲國家增加對烏軍援,同時向美國采購新裝備。這一機制對特朗普具有重要政治價值:他可向支持者強調美國無需直接出資。“我們負責生產,北約負責買單。”特朗普說。這對美國軍工業(yè)而言利潤豐厚。
文章指出,特朗普的承諾暫時向莫斯科傳遞了西方團結的信號。然而,美歐烏之間的團結能持續(xù)多久尚不明朗,因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反復無常。(編譯/焦宇 王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