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阮怡玲
編輯丨盧枕
你手里的充電寶還在用嗎?
從6月上旬,“北京高校禁用羅馬仕充電寶”的新聞引起關注,隨后羅馬仕、安克召回大量產品,再到民航局6月26日發布緊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攜帶沒有3C標識、3C標識不清晰、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這一個多月像被按了加速鍵,充電寶從原來幾乎人手一個的必需品,變成了有潛在危險的燙手山芋,引發無數人的焦慮。
一個多月過去,有的人還在走召回或換新的流程,一直與客服扯皮;有的人一直沒看到公告,登機前被迫留下充電寶;有人買了六七個新的充電寶,全都不符合要求,退貨了;還有的人仍舊陷在對充電寶的恐慌里,不敢再用。
這次事件的影響超乎很多人的預料。事實上,2023年8月我國才正式對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移動電源實施3C認證管理,2024年8月1日起,未獲得3C認證的充電寶才徹底禁止銷售。在這之前購買的絕大多數充電寶都不符合民航標準,在公共輿論里也成為了“定時炸彈”。
作為普通消費者,現在我們面臨的問題是,手上的舊充電寶要不要留?如果要換新,舊的怎么處理?買新的,該如何挑選?有3C標識的充電寶就一定安全嗎?
充電寶,成了焦慮的源頭
誰也沒想到,充電寶爆炸這種看似小概率事件竟然就發生在了身邊,甚至是自己身上。
晚上把充電寶放在床頭充電,早晨充電寶突然就爆炸了——7月4日,一位驚魂未定的網友把充電寶爆炸以及搶救的整個過程發在了社交平臺,7點20分,她聽到“蹭”的爆裂聲,只見羅馬仕充電寶噴出半米高火焰,點燃了旁邊也在充電的蘋果手機,她連滾帶爬地出去樓梯口找滅火器,噴了第一回,5秒后復燃,噴第二回,火才徹底熄滅。
這位網友說,她沒收到短信和電話,也沒有關注新聞,這段時間一直不知道羅馬仕召回的信息,結果就經歷了一次火災。
6月21日,曾可瑩看到羅馬仕召回的新聞,心里頓時覺得不妙,她手里的充電寶就是羅馬仕的,去年6月份旅游前買的。雖然不屬于召回的型號,但看大家都說這個品牌已經不安全了,召回的型號一直在增加,她想著得趕緊換掉,詢問了一圈朋友正在用什么充電寶,挑選了一周才下單了新的。
也總有懷著僥幸心理的人。一名網友看到安克召回的信息之后,不愿意接受自行銷毀的方案,留著繼續用了。7月9日,她早上把充電寶留在家里充電,五個小時后回家,一打開房門全是煙,充電寶就這么炸了,幸好沒燒起來,“給自己一個教訓,有安全隱患的東西不建議再繼續使用”。
伴隨著鋪天蓋地的新聞和熱搜,各個社交平臺上也出現了大量網友們上傳的充電寶爆炸的圖片、視頻,黑乎乎一團觸目驚心,而癥狀輕的鼓包、開裂的圖片到處都是。
●用戶分享的充電寶爆炸的帖子。圖源:社交媒體
一個定時炸彈,這是很多人心中充電寶的新形象。充電寶在身邊,不敢靠得太近;充電寶不在身邊,也在擔心會不會爆炸起火燒壞屋子。有學生放暑假,把充電寶忘在了宿舍桌子上,她越想越后怕,現在高溫天氣,宿舍沒人,桌子上還有很多她的周邊手辦,爆炸了可怎么辦。有人在外出差,也要特意叫人把老家屋子里的羅馬仕充電寶拿出來扔掉。
哪怕不屬于召回的型號,為了保證安全,大家也開始想各種辦法——天天晚上把充電寶挪到宿舍外面,早上睡醒又拿回來;半夜在床上刷視頻,越刷越心慌,怕得爬起來把充電寶裝進鐵盒里,卻被科普這樣更危險;見充電寶鼓包了,把它放進奶茶保溫袋里,掛在半桶水上面,這樣一來增加了潮濕度,就算起火也能掉進水里滅火……沒有科學的方法的時候,大家都有點“病急亂投醫”。
恐慌與警惕一起擴散,充電寶信任危機愈演愈烈,產品出現一點異常,人們就像是驚弓之鳥,不敢使用。有網友最近剛買了一臺充電寶,發現剛充了5分鐘就燙手,最近的事兒讓她太害怕,直接就想退貨,只是快遞拒收,商家也不退款。
如果只是充電寶隱患,大家還有選擇的余地。但6月26日,民航局的通知一出,對于需要坐飛機的人來說,2024年8月之前購買的充電寶,價值就幾乎消失了——在沒有3C的充電寶禁售之前,消費者們買到的大多數都是沒有3C標識的充電寶,但這些充電寶的使用期限一般都是5年。
更別提很多人臨到機場才發現帶不上飛機,有的機場還無法郵寄,旅客們只能被迫放棄那些不符合規定的充電寶,扔到緊急特殊準備的“自棄箱”里。
至此,明確受影響的不再是那些“事故充電寶”,危機已經蔓延到幾乎所有充電寶的擁有者和消費者。
沒有3C,充電寶的“原罪”
新規一出,機場就成了許多沒有3C標識的充電寶們被銷毀前的最后一站。網友說,安檢員的口徑是“這些充電寶我們統一給環保局、消防處理”。
6月28日,各地機場拉起針對充電寶的層層警戒線。許多城市一進地鐵就開始要求自查,加上安檢一共四五道的檢查,大廳里的廣播循環播放提醒。
●機場隨處可見的提示牌。圖源:受訪者
新規生效的第一天,陳海雨和兩個朋友畢業旅行,到機場了才看到規定,結果三個人的充電寶都帶不上飛機。她自己的兩年前圖便宜買的小眾牌子,沒有3C;另一個朋友有3C,但用得久了,標識看不清了;還有一個質量合格,但前陣子摔了,外殼有裂縫,安檢說有安全隱患。
幸好機場可以郵寄,三人一路上不敢用手機,怕耗電,必須開導航的時候也把亮度調低。“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下飛機到酒店了,才用上共享充電寶,后來她們也買了一個新的有3C認證的小米充電寶,回家路上還互相吐槽:“以后湊錢批發帶3C標的充電寶得了”。她回家之后,檢查了下家里全部充電寶,只有之前帶回家的一臺共享充電寶有3C標識。
也有傳言,這些被丟棄在機場的充電寶被拿去當二手賣了,重新進入了流通市場。
大部分機場充電寶的去向有待檢驗,但佳佳見到的確有人見縫插針地將別人扔掉的充電寶帶出機場。當時,佳佳的充電寶沒有3C沒過安檢,她把充電寶放在桌子上,有位一直站在旁邊的阿姨和她打招呼,問她可以把充電寶拿走嗎。
佳佳不確定,就問旁邊的工作人員:“她要充電寶我可以給嗎?”工作人員沒理她,佳佳就同意了。但阿姨拿了充電寶也沒走,還等在那里,佳佳覺得她可能還想拿更多。佳佳事后回想,突然擔憂:“如果爆炸了,不能訛我一筆吧?但我也沒收她的錢。”
●2025年7月1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置物筐內旅客暫存的充電寶,將被集中送往暫存點。圖源:視覺中國
去機場“免費回收”是個商機,機場里很多都是敞口的自棄 框 ,通知一出就有很多人起了這個念頭,甚至有人說想收了批發賣去非洲,走海運、貨柜。
除了盈利,也有以互助為目的的流通。曾可瑩去機場時曾聽到旁邊有人開玩笑地說:“你先把你這個丟了,下機后再去那邊撿一個。”
有人真實踐了這個想法,這名網友下機之后急用充電寶,安檢員說不能給被扣下的,門口的自棄框里只有水和打火機,他只能在安檢門外大喊:“哪位有充電寶被扣下的,可以給我應急使用嗎?謝謝您!”幸好,五分鐘后就有位大哥遞來了一臺還很新的華為充電寶,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到機場的人趕時間,如果寄不出去只能丟掉。有人在來的路上才看到這個新的政策,以10元的價格賣給了網約車司機,還有人退房時直接送給了酒店工作人員。
與生產過程中真有問題的充電寶不同的是,如今市面上許多沒有3C標識的充電寶并沒有那么危險,3C標識和安全質量不一定掛鉤。如果光看標識,雜牌、盜版、假貨也會印上3C,而機場不可能一臺一臺檢查編號。有3C標也不見得安全。尤其之前出事的充電寶里就有標3C的充電寶,而且被撤銷3C資格的型號也在持續增加。
有位正品蘋果外接電池二手商家擔憂地曬出了自己的庫存,覺得這條規定影響很大:“七百多的蘋果外接電池帶不上飛機,七十塊的假貨隨便帶上飛機,大笑話。”有網友調侃,“這是我們雜牌的勝利,雜牌還沒被取消3C”;還有網友曬出了兩個充電寶,一個盜版,一個正版,盜版的有3C,而正版的反而沒有。
3C很難成為界定充電寶是否有問題的絕對標準,卻成為機場能否通過的依據,造成普遍的誤傷,消費者們陷入到質量和權益都難以保障的怪圈。
現在是機場不能帶,那之后的高鐵,地鐵呢?大家已經不敢冒險。一個網友刷了很多帖子,發現“有的可以,有的不可以;有的今天可以,明天不可以;還有的這個站點可以,下一個站點不可以,亂七八糟的。為了不被沒收,我都不帶了,拎個充電線出門”——更謹慎、對充電寶需求更小的用戶已經決定不再使用充電寶。
舊的難去,新的難來
大部分人不愿意就這樣吃虧,既要脫手這些不合格的、沒有3C標識的充電寶,也得最大程度爭取自己的利益。
被啟動召回方案的充電寶,雖然危險性大,但最容易彌補損失,只是數量太大,消費者們需要耐心等待,花費時間、精力配合方案。有的成功寄回后一周都沒有新進度;有的收到了換新后的,還是有質量問題,客服卻不肯立刻退貨退款;有的6月29日申請,直到7月13日都沒有退款。
有網友分享了自己安克A1681的“曲折召回路”。6月22日他申請召回之后收到了兩個防爆袋,但快遞打了電話說充電寶拒收,所有快遞都一樣。他接著找客服反饋、每天問快遞站點,直到收到泡鹽水的短信,要求上傳浸泡鹽水的圖片或視頻,折騰了一周才成功退回。
羅馬仕的召回也類似,網友只能通過持續不斷地催促,甚至打12315,才能從“踢皮球”的現狀里要回自己的款項。
據《知危》報道,安克創新副總裁、充電及儲能業務負責人熊康估計,問題電芯的供應商是充電寶行業的頭部電芯廠,該款電芯產量據他們估計應該在2000~3000萬片,有問題的數量肯定高于市面上已經召回的數字。
大量退款、退貨、換貨,對于兩個品牌都是極大的負擔,召回的效率不高也并不奇怪。據真故研究室,羅馬仕和安克宣布召回超120萬臺充電寶,保守地估算安克公司召回一個充電寶的直接成本損失大概為80元。
除了召回,充電寶品牌們還存在其他成本,比如得將老機型的3C認證貼紙換為印刻。
政策一出,網上就出現了賣3C貼紙的人,雖然被很快封禁,但后來機場安檢人員只認印刻,會“拿刀往下摳”,提供商家給的證書編號也沒啥用。商家們只能再花錢,重新印刻,溝通費、快遞費、重新印刻的費用,都是額外的開支。
而沒有3C標識,過了質保期、不在召回序列的充電寶,就很難獲得賠償了。
許多人生活中已經離不開充電寶,舊的用不了,只能買新的,但現在買新的充電寶,對于他們來說實在太費勁了:“現在是舊的充電寶不能用不敢用,新的不知道買了符不符合要求不敢買,真是難,馬上出門的怎么辦啊?”
小迪家里的充電寶已經用了幾年,原本覺得買個新的就好,“冤枉錢肯定是要花的”,但如今的難題就是挑選新的充電寶。她想買2萬毫安的,“可飛機有關充電寶的新規剛出沒多久,可能還在逐步完善。一些品牌能不能上飛機還存疑,加上現在天熱、暑期人多,還沒旅游計劃,所以目前還沒買,處于觀望狀態。”
●網友分享的充電寶選購建議。圖源:社交媒體
大家開始被迫成為質檢專家、充電寶專家。“我都要被搞瘋了,從來不知道買充電寶這么難”,羅薇想買個和之前一樣的小巧型充電寶,學著網上的教程分辨充電寶,還接連下單了7個,全都不合適不滿意,都退回了,7月5日下午,快遞員上門一次拿走了三件。
羅薇發現,正規的充電寶資質都一樣,而不符合規定的充電寶千奇百怪,讓人防不勝防。最干脆的就是沒有3C,但有3C也有問題,要么是機身沒有,要么沒有證書編號。就算有證書編號,也可能是假的。她把機身上寫的編號輸入全國認證認可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一查,一個是根本匹配不到制造商,一個是型號列表不包括機身印的型號,查出來的制造商和機身印的也不一樣,還有一個顯示證書狀態暫停。
一個小小的充電寶,也得拿出12分的認真程度,看攻略、刷推薦、問朋友,網上都在教,買充電寶不僅要看3C標識,還得學會看額定能量、額定容量、輸出功率等參數,學會分辨材質,比如買鋰聚合物、車規級電芯更安全。甚至有人會去查品牌企業的生產信息,研究電芯的來源和批次,避免出現將生產外包上游工廠進而偷工減料的問題。
暫時沒出行需求,還在觀望的人不在少數。“現在太混亂了,我搞不懂哪個能行,我打算等等再買新的”,還有人干脆不買了,“我決定不參與這場狂歡,出門帶快充”。
僅僅一個多月,許多充電寶就被迫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社交媒體上,有網友為充電寶寫的悼文火了,看似抽象的表達背后,或許是人們消解無奈與煩惱的唯一方式。
●圖源:社交媒體
(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 版權聲明】所有內容著作權歸屬鏡相工作室,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形式使用,另有聲明除外。
鏡相工作室正在尋找 商業領域的優秀作者加入,請查看:
繼續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