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黑神話·悟空》橫空出世,山西的“古建游”就再也沒有了淡旺季之分。越來越多的游客跟著“悟空”的腳步走進山西,一睹中華千年古建之風采。
而在山西27處取景地之中,有一處寶藏小縣城竟強勢入選2席,這就是位于山西最南端的芮城縣。別看這座小縣城名氣不大,但它來頭可不小,它地處秦晉豫三省交接處,是山西省的南大門,黃河掉頭向東大拐彎,也是傳說中“八仙”之一呂洞賓的老家……時值五月,正是外出游玩的好時節,那不妨就來山西這座寶藏小縣城看看吧!
永樂宮
提到芮城,最先想到的當屬永樂宮。它是為紀念“八仙”之一的呂洞賓而建,以精美絕倫的壁畫藝術和富麗堂皇的宮廷建筑而著稱,是我國現存時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元代道教宮觀。
它布局嚴謹,氣勢恢宏,從南到北依次排列著宮門、無極門、三清殿、純陽殿和純陽殿,其中三清殿為主殿,享譽海內外的元代壁畫經典之作《朝元圖》便是其中精華所在。兩米高的壁畫里是數百位神仙在“開大會”,細細看來,每一位神仙都各有特色,男女老幼、壯弱肥瘦、動靜相宜、文武相間,堪稱13世紀世界美術史上的鴻篇巨制。
除了《朝元圖》,永樂宮三清殿上的琉璃鴟吻也值得一看。這個屋頂上的小神獸可是不一般,巨大的孔雀藍盤龍鴟吻是元代琉璃鴟吻中的唯一形制,吻尾朝上微卷曲,打破了宋金時尾端前伸之規制,風格獨樹一幟。
廣仁王廟
在為數不多的唐代木構建筑中,廣仁王廟是最獨特的一座。它是我國現存第二古老的唐代木構建筑,也是晉南地區唯一的一座唐代木構建筑,還是在唐代大興佛教的背景下,唯一一座道教建筑。而在它的身上,也遠不止提到的這些“秘密”。
第一次來到廣仁王廟的朋友們可能只會覺得它就是一座唐代的古建筑罷了。它規模很小,只有一間大殿,但宏大的斗拱、深遠的出檐和檐下的“七朱八百”都在彰顯著它“古建老祖宗”的身份。當然,在廟內參觀游覽,除了看古建,也別錯過這里的碑刻,畢竟這里還藏著不少關于廣仁王廟的“趣事”。
芮城縣令因大旱來襲,得神仙托夢,需向龍王求雨以救百姓。縣令跪拜龍王廟,對著龍王就是一頓“威逼利誘”,或“若不靈驗,我便將你無能的丑事傳遍天下!”,或“若你驅作百神,加之大雨,我定為你新建廟宇、重塑金身?!?,一番操作下來,果然甘霖大降,勢如盆傾,而這里的龍王廟,就是我們所說的廣仁王廟。
如今,為了方便游客們更好的了解唐構建筑,當代建筑藝術家王輝老師在廣仁王廟的四周打造了一座露天博物館,這座露天博物館里遍布榫卯、斗拱等木構模型,算作局部的“知識學堂”,在這里,游客可以直接“觸摸”真實的唐代木結構,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內涵。
西侯度遺址
這里是中國境內已知最古老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之一,它將人類用火的歷史提前到了一個令人驚嘆的節點,改寫了文明起源的教科書,這里便是西侯度遺址。
遺址位于黃河左岸,登高可俯瞰黃河壯麗的景色。漫步其間,極具設計感的遺址建筑也讓這里成為了不少游客的“拍照圣地”。遺址內,燒骨、三棱大尖狀器等石器的展示證明著早期人類已能使用火和工具,圣火廣場上還設有凹面鏡取火裝置,還原古人取火場景。
壽圣寺
在芮城,還有一座始建于東漢明帝永平年間的寺廟,壽圣寺。這里是中國最早佛教圣地之一,古時深得皇家青睞。
在壽圣寺中還有一座舍利寶塔,該塔因供奉佛祖釋迦牟尼真身舍利而名揚海內外。它始建于北宋真宗天圣年間,為八角十三層磚塔,風格處于樓閣式與密檐式之間,又是空簡式唐塔過渡到藏梯于璧體或塔心的宋塔之間的形式,一至三層檐下有磚雕仿木構斗栱,塔頂鐵覆缽更為全國僅有,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
這座舍利塔不僅是全國現存的佛祖真身舍利塔中年代最久、層次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在塔內還保存有宋代壁畫,壁畫內容為佛、菩薩、供養人等,線條流暢,色彩典雅,雖經歲月侵蝕,但仍能看出宋時雅韻,令人回味無窮。
來到芮城,除了不勝枚舉的特色古建,還有各種令人垂涎三尺的風味美食。
芮城人的“鄉愁飯”椒香水疙瘩、香甜可口的泡泡油糕、咸鮮酥脆的石子餅、薄如紙片的芮城麻片……每一個都是不能錯過的特色美味,可千萬別因為它們“樸素”的外表就放棄品嘗喲~
椒香水疙瘩
泡泡油糕
石子餅
芮城麻片
初夏已至,出游正當時!這個5月,就來芮城感受山西這座南部小城的別樣魅力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