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是豬,孫悟空是猴子,那沙僧呢?
這個問題就有意思了,其實從沙僧自己的描述以及外貌來說,他不管是天上還是被貶到凡間都是人,但是在《西游記》中有一個矛盾的描述,就讓人疑惑了!
《西游記》原著《豬八戒助力敗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中,有一段牛魔王的內心活動,當孫悟空假扮牛魔王騙走芭蕉扇后,牛魔王追趕至路上,心中盤算如何奪回扇子,想到:“我聞得唐僧在那大路上等候。他二徒弟豬精,三徒弟沙流精,我當年做妖怪時,也曾會他,且變作豬精的模樣,反騙他一場。”
牛魔王作為與孫悟空齊名的妖王,應該是擁有識別妖精真身的能力的,稱沙僧為“沙流精”,暗示其本體可能與流沙河的流沙相關,而非傳統動物成精。《大唐西域記》中也曾記載了沙漠中有“深沙神”指引唐僧脫險,吳承恩很可能是以此為原型塑造了沙僧形象,或者是其他地方找來的資料,然后寫著寫著忘記了!
更有意思的是在儺戲《唐僧取經》劇本中,沙僧原形直接變成了鯊魚精。
在收徒之前,觀音菩薩就跟唐僧說過,他會收三個徒弟,一個是猴子,一個是豬,一個是鯊魚。
我是南海觀世音……送你三個好門生。五行山有個孫猴子,大鬧天宮會玉尊……福陵山有個豬八戒,天蓬大帥根本深……流沙河有個鯊魚怪,他是卷簾大將軍。
唐僧收了悟空、八戒后,到流沙河。鯊魚怪還想吃唐僧肉,最終被豬八戒打掉三塊魚鱗,制服后,他做了唐僧三徒弟。
師徒正在煩惱處,來了興妖作怪人。沙魚屈指算一算,曉得唐僧道來臨。有人吃他一塊肉,長生不老是仙人……多虧八戒出手快,九齒釘耙在手中。認定沙魚朝下打,左肋打下三片鱗……起名叫過沙悟僧。
很多影視作品當中把沙僧變化成魚,其實還真的都有出處!
而宋元時期泉州傀儡戲《三藏取經》中沙僧是一只王八成精,后來被觀音菩薩收服,化作白馬同行取經,顯然這里的故事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西游記》中白龍馬的故事有所混合。
還有《西游記》里沒有淡水魚和海水魚的劃分,鯊魚也是可以跑河里的,比如摩昂捉拿鼉龍時,雙方混戰就出現了“鯊鯔吃鮆鯖魚走”的場景,不過老沙跟鯊魚并沒什么關聯。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沙僧還可能是沙蟲。
孔網有一個資料,就是一張紙,上面是“西游記大綱”故事。從這大綱里能看出來,沙僧是沙蟲精。
若是沙蟲精,那么沙僧的地盤應該就是沙漠了。這么一來,倒也算是還原了沙和尚原型深沙神的家。
說白了,這應該都是后人根據“沙和尚”之“沙”,發揮了想象力。所以,有人說他是沙流精,有人說他是鯊魚精,有人說他是沙蟲精。
再以后,說不定還會有人把沙僧解讀為“沙丁魚、”“沙發精”、“沙拉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