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記者 陳錦鋒)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2025人工智能向善全球峰會上,天翼云“云頂”AI賦能營銷服務應用憑借技術創新性與社會價值,成功入選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的《人工智能向善:創新擴大影響案例集》。這一里程碑式成就,不僅標志著中國AI技術解決方案獲得國際權威認可,更為全球千行百業數智化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中國方案”。
技術破界:重構營銷服務的“智慧中樞”
“云頂”AI深度融合ASR自動語音識別、LLM大語言模型、RAG檢索增強生成等前沿技術,構建起覆蓋服務全流程的智能生態系統。通過語義識別與問題改寫技術,系統可精準解析客戶真實需求,結合行為埋點數據與動態用戶畫像,實現“千人千面”的個性化解決方案推送。某電信運營商試點數據顯示,客服響應時間從3分鐘縮短至1.8分鐘,效率提升40%;智能機器人7×24小時值守,使夜間人力需求減少30%,客戶滿意度從78%躍升至91%。
技術突破的核心在于“服務-反饋-反思-進化”的閉環機制。元評審AGENT模擬人類思維對服務質量進行動態評估,驅動模型迭代周期從季度優化縮短至周級更新。這種自學習能力使系統知識覆蓋率從10%提升至100%,處理時效從按月執行壓縮至分鐘級,真正實現“AI越用越聰明”。
效能革命:釋放人力價值的“數字杠桿”
“云頂”AI的規模化應用,正在重塑企業人力資源配置。某銀行客服中心案例顯示,原有20人知識庫維護團隊轉型為2名AI標注師與18名元評審反饋員,人力成本100%釋放的同時,員工職業發展空間顯著拓寬——部分一線人員通過技能重塑晉升為AI訓練師,參與構建更智能的服務體系。
這種轉型帶來的經濟效益顯著。據世界經濟論壇測算,全球每1%的客服效率提升可帶動GDP增長0.15%。天翼云“云頂”AI預計未來三年可為合作企業累計節省人力成本超10億元,同時創造超5000個AI相關崗位。更值得關注的是,系統通過減少夜間人工值守,間接降低碳排放量,為“雙碳”目標實現提供技術助力。
向善而生:AI與社會價值的“雙向奔赴”
“云頂”AI的實踐超越了單純的技術賦能,更構建起技術與人本的和諧共生。系統內置倫理審查模塊,確保服務推薦符合隱私保護與公平性原則:為老年客戶定制簡化版流程,使響應速度提升35%、錯誤率降低22%;通過動態畫像分析,為偏遠地區用戶優先匹配本地化服務資源。
這種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理念,使“云頂”AI從全球238個案例中脫穎而出。ITU評價指出,相較于同類案例平均2-3年的技術迭代周期,“云頂”僅用18個月即完成從研發到全球認可的跨越,展現了中國AI“快而不亂、穩中求進”的發展特質。
天翼云“云頂”AI的實踐證明,技術創新必須與社會價值深度融合。從入選聯合國案例集到重構服務流程,再到推動就業結構升級,其“服務-反饋-進化”的閉環模式,為全球數智化轉型提供了可借鑒的范式。未來,天翼云將持續深化“AI+服務”融合,讓技術向善的理念在更多場景落地生根,為構建普惠、包容、可持續的智能社會貢獻中國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