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還沒消停幾天,就再次拋出了重磅炸彈!
根據報道,特朗普再次威脅將對有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實施“次級制裁”,矛頭直指中國,這次威脅不僅讓中美關系再度緊張,也讓全球能源市場倒吸一口冷氣。
不過面對特朗普的強硬喊話,中國外交部迅速回擊,警告美方不要玩火,否則后果自負。
更有意思的是,沒過幾天,美國財政部長就出來“滅火”,釋放緩和信號,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彎,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的起因得從特朗普最近的一次采訪說起。當地時間7月14日,特朗普公開表示,如果俄羅斯和烏克蘭在未來50天內沒法達成停火協議,他就將對俄羅斯加征100%的關稅。
更狠的是,他還威脅要對所有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實施“次級制裁”,這話一出,全球都明白這矛頭直指中國。
要知道,中俄之間的貿易額去年高達2500億美元,其中石油和天然氣交易占了大頭。
對俄羅斯來說,能源出口是經濟命脈,尤其是在西方制裁的重壓下,中國成了俄羅斯石油的最大買家之一。
而對中國來說,以折扣價買到俄羅斯的油氣,不僅經濟上劃算,還能保障能源安全。
這筆生意對兩國來說,都是雙贏的買賣,可特朗普這一招,擺明了是要“釜底抽薪”,掐斷俄羅斯的經濟命脈,同時給中國來個下馬威。
特朗普的算盤還不止于此,他還提到,從8月1日起,美國將對所有進口銅征收50%的關稅,并對2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發出信函,宣布將對這些國家加征新關稅,甚至對一些小國的關稅定在“略高于10%”。
這波操作,讓人感覺特朗普是在全球范圍內“撒網”,試圖用關稅大棒重新洗牌國際貿易格局。
面對特朗普的威脅,中國可沒打算當“軟柿子”,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回應時直言不諱:美方的關稅戰不會有贏家,脅迫和欺壓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中國堅決反對美國的非法單邊制裁和所謂“長臂管轄”,這話說得擲地有聲,擺明了告訴美方,想打貿易戰?中國奉陪到底!
其實中國的底氣不是憑空來的,中俄能源貿易不僅是經濟合作,更是兩國在復雜國際局勢下的戰略依托。
尤其在俄烏沖突持續、西方對俄制裁加碼的背景下,中國和俄羅斯的能源合作顯得尤為重要。
更何況中國在上一輪中美貿易戰中已經展現了強大的韌性和反制能力,無論是稀土出口限制還是其他經濟手段,都讓美國吃過苦頭。
這次特朗普想拿中俄能源貿易開刀,中方顯然已經做好了“硬碰硬”的準備。
7月16日,美聯社報道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主動釋放善意,稱不排除在對華關稅的90天暫緩期結束后繼續延長,因為“中美談判目前進展良好”。
這番話像是給市場和國際社會吃了一顆定心丸,暗示特朗普的威脅可能只是“放狠話”,實際行動還得看情況。
這事兒得從中美最近的貿易談判說起,不久前中美在倫敦舉行了一輪談判,雙方達成了緩和局勢的共識,中方甚至同意放松對美國的稀土供應,展現了不少誠意。
可沒過幾天,特朗普就拋出“次級制裁”的威脅,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現在貝森特出來“滅火”,幾乎可以認為特朗普的狠話可能只是談判桌上的籌碼,真正動手還得掂量掂量。
特朗普的這波操作,其實跟他一貫的風格挺像——先放狠話,制造壓力,再伺機妥協,但一個招數。
眼下特朗普的50天“最后期限”成了全球關注的焦點,如果俄烏真沒談攏,他會說到做到嗎?
從他過去多次設期限卻不了了之的記錄來看,這事兒可能又是“狼來了”。但如果他真鋌而走險,對中國實施制裁,中方肯定不會坐以待斃。
上一輪貿易戰已經證明,中國有能力通過對等反制讓美國付出代價。
更長遠來看,中美俄三方的博弈還可能攪動全球能源市場,如果中俄能源貿易受阻,油價上漲的壓力會波及全球經濟,美國消費者首當其沖。
特朗普政府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貝森特的“緩和信號”就是在試探性地給局勢降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