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鏡頭前拍著胸脯宣稱拿下越南時,他大概沒有料到,真正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短短72小時內,歐盟帶領日本、加拿大和印尼抱團反擊;越南公然戳破特朗普承諾的謊言,直斥其“胡說八道”。
美國恐慌蔓延,華爾街精英紛紛質疑美國經濟前景。在四面楚歌的壓力下,一貫強硬的白宮姿態徹底崩塌,財長貝森特突然改口稱“中美談判形勢非常好”,并直接向中國喊話:“中國有我們要的東西”。
究竟是什么讓特朗普政府幾天不到態度徹底轉圜?
?——【·特朗普的“關稅豪賭”玩脫了·】——?
最近幾個月,白宮的日子過得比坐過山車還刺激。特朗普前腳剛對歐盟加征30%關稅,想逼歐洲人服軟,結果歐盟反手就和印尼簽了《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關稅幾乎降到零。
更絕的是,歐盟還拉上加拿大、日本組成“反美關稅聯盟”,擺明了要和美國對著干。特朗普本以為能靠關稅大棒嚇唬住盟友,沒想到人家根本不吃這一套,反而抱團取暖,把美國晾在一邊。
這邊廂盟友反水,那邊廂越南又給了特朗普一記耳光。7月2日,特朗普在推特上興奮宣布和越南達成“歷史性協議”,說越南同意對美國商品零關稅,美國只收20%。
結果到了7月15日,越南直接拆穿了這個謊言,說協議根本沒簽,寧肯硬扛46%的潛在關稅也不妥協。
這出鬧劇徹底暴露了特朗普政府的兩大致命傷:一是信用破產,說出去的話跟放屁一樣;二是談判策略失效,人家根本不買賬。
美國國內的經濟數據更是慘不忍睹。2025年第二季度中美貿易額同比暴跌20.8%,美國企業叫苦連天,因為中國是他們的最大市場之一。更要命的是,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跌到了一年多來的最低谷,大家都不敢花錢了。
密歇根大學的調查顯示,老百姓對經濟前景的擔憂達到了白熱化程度,連日常消費都開始縮減。這種情況下,美國企業的庫存消耗見底,關稅負擔直接傳導到商品價格上,通貨膨脹壓力越來越大。
最讓特朗普頭疼的是稀土問題。中國掌控著全球90%以上的稀土供應鏈,而稀土是美國軍工和高科技產業的命脈。沒有稀土,美國的戰斗機、導彈、芯片都造不出來。
之前貝森特就多次喊話,要求中國恢復稀土出口到4月前的水平,但中方直接建立了嚴格的審查機制,還收緊了人才管控。這招“稀土牌”打得美國措手不及,軍工企業急得跳腳,特朗普政府不得不低頭。
?——【·白宮“四面楚歌”的困局·】——?
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財長貝森特的突然變臉就顯得格外刺眼。7月15日,貝森特在彭博電視臺采訪時一改往日強硬態度,破天荒地說“中美談判形勢非常好”,還直接喊話“中國有我們要的東西”。這種180度的大轉彎,背后是特朗普政府扛不住壓力的真實寫照。
從國際層面看,美國的“關稅戰”已經打成了“四面楚歌”。歐盟聯合印尼、加拿大、日本反制,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雖然被迫簽了協議,但心里都憋著一口氣。
更麻煩的是,美國的盟友們開始抱團取暖,形成了一股反美浪潮。日本石破茂內閣態度強硬,根本不把特朗普的威脅當回事;加拿大作為美國的老鄰居,更是直接硬剛,貿易戰打了這么多年,早就習慣了。
國內政治壓力同樣如山壓頂。特朗普政府面臨超過200起訴訟,從加州起訴關稅政策違法,到哈佛大學起訴凍結聯邦資助,再到留學生集體訴訟撤銷簽證,可謂官司纏身。
4月5日,全美爆發了1400多場抗議活動,50多萬人走上街頭,高呼“停止非法驅逐”“工人而非富人擁有權力”。
民主黨前總統奧巴馬、拜登、克林頓也罕見地集體發聲,批評特朗普的政策破壞憲法和民眾利益。特朗普的支持率跌到了39%,創下80年來同期最低紀錄。
經濟上的“三重暴擊”更是讓特朗普喘不過氣。首先是市場崩盤風險:如果8月12日中美關稅休戰到期后恢復高關稅,美國企業成本將直接爆炸,股市很可能重演4月2日暴跌的慘狀。
其次是稀土卡脖子:中國的稀土供應一天不恢復,美國軍工和高科技產業就一天動彈不得。
最后是能源危機:OPEC宣布8月增產,美國頁巖油因為成本高根本競爭不過,市場份額被進一步擠壓,特朗普不得不求著中國多買美國能源。
面對美國的困境,中國始終保持著理性和克制。外交部多次強調,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通過對話解決分歧,反對任何形式的霸凌主義。
信息來源:觀察者網——美財長:別擔心中美“最后期限”
北京日報客戶端——美財長最新放風:當前中美之間談判“態勢良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