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藝術,自古以來便是人類情感與思想的載體,它如同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穿越歷史的長河,見證著時代的變遷與文化的演進。在中國這片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土地上,藝術家們始終肩負著探索與創新的使命,他們以獨特的視角、敏銳的感知和無畏的勇氣,不斷突破藝術的邊界,試圖在時代的浪潮中掀起一場場未完成的藝術革命。
“破界”一詞,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中國藝術家們在藝術創作道路上的不懈追求。他們打破傳統與現代的界限,跨越東方與西方的文化隔閡,融合不同藝術形式與媒介的壁壘,以全新的理念和手法,重新詮釋藝術的內涵與外延。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挑戰了既有的藝術規則,更引發了觀眾對于藝術本質、社會現實以及人類精神世界的深度思考。
然而,這場藝術革命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個持續演進、不斷深化的過程,充滿了未完成的探索與未知的可能性。藝術家們在探索的道路上,始終保持著對未知的好奇與敬畏,他們深知藝術的邊界是無法窮盡的,每一次的突破都只是新的起點。正是這種未完成的狀態,賦予了藝術永恒的魅力與活力,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們前赴后繼,投身于這場偉大的藝術革命之中。
此次“破界——中國藝術家未完成的藝術革命線上特別展”,旨在通過線上展覽的形式,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更多的人能夠領略到中國藝術家們的創新精神與獨特魅力。在這里,你將看到來自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藝術家們的作品,它們或以傳統技法為基礎,融入現代元素;或以數字技術為手段,展現傳統意蘊;或以跨學科的方式,探索藝術與科技、哲學、社會學等領域的融合。這些作品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藝術的夜空,也為我們指引著前行的方向。
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展覽,能夠激發觀眾對于藝術的熱愛與思考,讓更多的人感受到藝術的力量與魅力。同時,也期待更多的藝術家能夠加入到這場未完成的藝術革命中來,以他們的智慧和才華,為中國藝術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同書寫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華章。
讓我們一同走進這場“破界”的藝術之旅,在未完成的藝術革命中,尋找屬于自己的精神家園。
北京墨真書畫院編輯
仇東題《破界》
仇東字旭之、涵之,號舍廬、岱宗散人、岱下老虬。
1958年生于浙江舟山,1983年畢業于山東泰山學院美術系。
中國藝術研究院寫意畫院山水畫創作研修班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員,中國畫學會會員,中央美院中國畫創作高研班畫家。曾任山東省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泰安市文聯專職副主席,泰安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泰安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
岱下紫云圖 68×35cm
篩月沐心圖 68×35cm
岱宗禪心圖68×35cm
出門見山 鴻運當頭 68×35cm
泰山人家 68×35cm
岱宗疊翠圖 68×35cm
岱宗尋秋圖 68×35cm
泰山聚祥云 68×35cm
意臨《書譜》35×180cm
意臨《王鏞》35×180cm
岱宗尋秋圖 68×35cm
泰山起鴻運 88×180cm
晚秋圖 68×35cm
一抹紅云映古寺 68×35cm
幾點紅云滿山秋 68×35cm
山中無歷日 68×35cm
泰山起鴻運 88×180cm
漁舟唱晚圖 68×35cm
春風又綠江南岸 68×35cm
秋山秋意濃 68×35cm
春日暖陽圖 68×35cm
秋山梵音圖 68×35cm
仰山疊翠圖 68×35cm
春分圖 68×35cm
棲舟思遠圖 68×35cm
靜坐山中心自開 68×35cm
登山臨水 68×35cm
梵音圖 68×35cm
寶塔祈福 68×35cm
岱宗尋秋圖 68×35cm
佳山有約圖 68×35cm
漢柏圖 68×35cm
中華風骨圖 68×35cm
泰山起鴻運 88×180c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