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技館的火箭模型勾起孩子們的好奇,當"火箭怎么飛起來"的疑問響徹教室,合肥市長江路幼兒園中一班的科學探索之旅正式啟航。這群小科學家用雙手解構航天奧秘,讓我們走進這場充滿童趣的火箭探秘記!
好奇萌芽:火箭里藏著什么?
班級的討論聲中,瑞瑞盯著火箭圖片發問:"這么大的火箭由哪些部分組成?"孩子們帶著問題走進"火箭問題播報站",和爸爸媽媽一起翻繪本、看視頻,用調查表記錄下逃逸塔、整流罩等結構名詞。在班級區角,他們搜集廢舊紙箱、紙筒和黏土,把"火箭夢"畫成設計圖——有人要做帶翅膀的火箭,有人想造"雙胞胎火箭",奇思妙想鋪滿了畫紙。
動手創造:獨一無二的火箭藍圖
分組制作時,孩子們像真正的工程師般分工:晨晨觀察悅悅的粘貼技巧后調整操作,小七和伙伴用木塊拼出穩固底座,還往火箭底部塞棉花模擬發射煙霧。當火箭各部位完成組裝,他們用彩燈、黏土精心裝飾,最后在班級布置了"火箭展覽區"。互動區的發射模擬游戲前,總圍著嘰嘰喳喳講解結構的小"講解員"。
匠心筑夢:讓火箭飛向天空
"怎樣讓火箭真的飛起來?"的新問題點燃了第二次探索。孩子們用海綿紙做小火箭,發現瓶子與吸管的組合能讓火箭升空。試飛時,有的火箭越過發射臺最高藍線,有的卻因瓶子捏扁失敗。圓桌會議上,孩子們討論出"選耐擠壓瓶子""固定吸管長度"的優化方案,可樂瓶因不易變形而成為"最佳發射器"。當小火箭一次次沖破天際,他們總結出科學原理:"用力捏瓶子,空氣擠壓就能把火箭推出去!"
成長不止:科學種子生根發芽
從設計圖紙到優化試飛,孩子們在STEAM理念中學會"觀察-驗證-總結",用雙面膠時懂得對比牢固度,分組時主動承擔"扶底座""鉆孔"任務。家長驚喜地反饋:"孩子在家用礦泉水瓶做發射器,還講空氣動力呢!"老師感嘆:"每個疑問都是探索的起點,我們要做童心的守護者。"
這場火箭之旅仍在繼續,下一站孩子們將探索"火箭如何沿軌道飛行"。當稚嫩的小手觸碰科學,當好奇的眼睛仰望星空,中一班的小科學家們,正用行動書寫屬于他們的航天故事!
(包瀅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