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
無題
文/北島
對于世界
我永遠是個陌生人
我不懂它的語言
他不懂我的沉默
我們交換的
只是一點輕蔑
如同相逢在鏡子中
對于自己
我永遠是個陌生人
我畏懼黑暗
卻用身體擋住了
那唯一的燈
我的影子是我的情人
心是仇敵
賞析
今天分享的是著名詩人北島的詩《無題》,詩人用無題二字做標(biāo)題,可能另有深意。詩人說對于世界,對于自己,自己永遠是個陌生人,說明世界的復(fù)雜和人性的難以琢磨。其實,詩人所面對的問題,是所有人共同困惑的問題。詩人之所以用陌生人來定義,也許對于世界,對于自己,存在無解的狀況。世界和人充滿了不確定性,所以,詩人選擇沉默。反過來說,詩人是想通過詩歌挖掘世界和自己可以確定的東西,能夠更清楚地認識世界和自己,而從詩人對待世界和自己的方式來看,詩人似乎找到了某種方法和答案。下面,一起來分析詩人所想所感。
先看第一節(jié),詩人對世界的態(tài)度,說自己永遠是個陌生人,意思是,世界對于詩人來說,是永遠陌生的,這可以理解為社會性和自然性的陌生。社會性涉及的是人,自然性涉及的是萬事萬物的狀態(tài),這是龐大和復(fù)雜的。詩人說“我不懂它的語言/他不懂我的沉默”,就是互相不理解,這就是一種矛盾的狀態(tài),反映了現(xiàn)實的矛盾張力。一個人的算力是有限的,面對紛繁的世界,是難以把握的,這種不確定是讓人恐懼的,詩人選擇沉默是一種自保行為,克制自己的表達,交流產(chǎn)生障礙,這就更加深了誤解。再看這幾句“我們交換的/只是一點輕蔑/如同相逢在鏡子中”,這好比互相看不懂的兩人,不理解從而造成誤解,從而引發(fā)人性的扭曲,進而影響行為舉止。這是一個連鎖反應(yīng)。
再看第二節(jié),詩人對于自己,也永遠是個陌生人,這涉及的是人性的認知。從個人的角度來看,詩人認為自己無法完全認識自己,這是與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息息相關(guān)的,不同環(huán)境下,人的反應(yīng)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說,環(huán)境造就人,影響著人的一舉一動。詩人之所以陌生,是因為人的復(fù)雜多變,人的社會性所決定的。對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為舉止,不同的環(huán)境下,有不同的狀態(tài),這些都是考量人性的因素。接著,詩人用黑暗、燈和影子來闡述了一種自身的狀態(tài),因為畏懼黑暗,所以身體會不自覺地靠近燈,也就是走向光明,詩人說卻用身體擋住唯一的燈,其實就是本能的反應(yīng),逃離黑暗,追逐光明。這里“我的影子是我的情人/心是仇敵”,這樣來看,影子是看得見的,可以確定的,而心是看不見的,無法確定的,在情感上詩人自然會更親近影子,把心當(dāng)仇敵是反人性的一種體現(xiàn)。
詩人從世界和自身來探討陌生的感覺,這是一個認知的過程,詩人從心理的角度來分析,感知自己的變化和對外界及自己的反應(yīng),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體現(xiàn)了詩人的迷茫和無助,從詩題“無題”就可以反映出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或許,詩人對這個世界,對自己都是充滿疑問的,世界和人是一個永久的矛盾體,越探索,越會感覺陌生。
拋磚引玉,就詩論詩,以寫代學(xué),至此,就結(jié)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qū)交流。
詩人簡介
北島(1949年8月2日—),原名趙振開,“北島”是詩人芒克給他取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湖州人,出生于北京。中國當(dāng)代詩人、作家,為朦朧詩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間詩歌刊物《今天》的創(chuàng)辦者。
往期詩評
詩評人
格命草,自稱詩者,讀睡詩社創(chuàng)辦人,《讀睡詩選》主編,中國詩歌學(xué)會會員。主編出版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目前選評經(jīng)典詩歌,名人名詩500余首,《格命草詩評(一)(二)(三)(四)(五)》已完成,詩評系列叢書正在持續(xù)創(chuàng)作中。付費評詩,付費寫詩評集,付費推廣詩歌,可加格命草微信: gemingcaoa 詳談)。
關(guān)注格命草,一起讀經(jīng)典
格命草主編出版詩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