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計劃8月借訪巴拉圭之名過境美國本土,這把"擦邊球"會否引發大陸更激烈的反制?臺軍"漢光41號"演習漏洞百出,裝甲車翻覆、捷運送兵被嘲"電競劇本",而普京近期關于臺灣問題的表態更讓島內神經緊繃。當日本渲染"灰色地帶危機",美國兵推自曝干預代價時,大陸的執法巡航已讓金門海域控制線悄然移動12海里,這些信號拼湊出的統一路線圖,遠比民進黨想象的更迫近。
據臺媒報道稱,巴拉圭總統貝尼亞近日宣布,賴清德預計8月訪問巴拉圭,民進黨官員還透露,賴清德此次還可能會過境美國紐約和得克薩斯州達拉斯。
上次賴清德過境夏威夷時,已經引發了大陸強烈的反制,再結合美國近日和大陸的博弈,特朗普恐怕不希望賴清德輕舉妄動。
大陸近期在臺海周邊演習頻次同比激增40%,"海空聯合封鎖"等課目直指外島補給線,已經是在強烈針對臺軍的“漢光演習”。
若賴清德執意挑戰紅線,大陸的反制措施很可能從金門、馬祖等前沿島嶼實質性推進,甚至啟動對臺島能源通道的監控。
這種"切香腸"戰術下,民進黨每搞一次"過境外交",反而加速大陸收網的節奏。
說起臺軍正在進行的“漢光演習”,也是笑料不斷。按照計劃,臺軍的演習已經進入“濱海戰斗”與“城市防御”操演階段。但可笑的是,臺軍卻把捷運系統當兵力輸送通道,給當地人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和危機感。
在接連幾天發生車禍后,又出現了古董級V150裝甲車翻車事故,暴露出裝備更新滯后20年的窘境。
對比解放軍東部戰區同期開展的72小時跨晝夜實彈演練,臺軍還在用雄風導彈"航母殺手"的噱頭壯膽,而大陸的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早已完成對移動靶船的飽和攻擊測試。
更諷刺的是,臺海巡部隊的安平級巡邏艦硬塞反艦導彈搞"平戰轉換",但雙體船設計連基本適航性都成問題,這種紙面戰力連島內網友都吐槽:"馬行空也要有個限度吧!以為在玩電競游戲呢?"
臺當局現在有一個很大的戰略誤判,那就是認為大陸一定會發起“武統”,所以不斷從美國手中購買武器來增強自己的信心。但實際上,針對“臺獨”,大陸多的是手段。
正如俄羅斯總統普京所說,中國大陸靠著經濟實力,根本不用動武就能推動統一。
和普京有著相同看法的,還有日本,近日,日本的最新《防衛白皮書》中提到,中國大陸正以一種介于和平與戰爭之間的“第三種方式”推進統一進程。
當然,日本渲染此事實則是為自身擴武找借口。但恰恰印證了大陸策略的有效性,在經濟上,大陸可以利用“窮臺”手段。
在軍事上,當海警船常態化巡航讓臺海巡主動避讓成為習慣,當金門海域實際控制線已向臺島方向推進12海里,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效應比導彈威懾更致命。
日本趁機將防衛預算飆到43.5萬億日元,還想獲得"對敵基地攻擊權",但當美國詢問日本未來在“臺海沖突”中充當何種角色時,日本選擇了拒絕回答。
這說明,在臺灣問題上,這些域外國家已經認清了現實,不敢和大陸硬碰硬。
五角大樓最新兵推顯示,干預臺海將導致美軍至少2萬人傷亡,且無法阻止解放軍登陸。商業層面更顯尷尬,盡管特朗普政府強推"對等關稅",沃爾瑪等巨頭卻自掏腰包承擔成本維持對華采購。
當臺積電的3納米芯片工廠在大陸投產,當比亞迪電動車橫掃東南亞市場,美國會發現對臺軍售賺的幾十億美元,遠抵不過與中國經濟脫鉤的萬億級損失。
美國媒體認為,2025至2028年將是統一進程的關鍵窗口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中國大陸GDP將在2028年超越美國,這意味著綜合國力對比將發生質變。
大陸可能采取法律戰、能源管控、數字封鎖等方式,比如宣布臺灣海峽內水地位并實施航行管制,切斷臺島油氣進口的通道,甚至啟用北斗系統屏蔽臺島GPS信號。
這些措施的成本遠低于軍事行動,但效果可能更徹底,當手機沒信號、加油站沒油、超市貨架空蕩蕩時,再頑固的"臺獨"分子也會無法支撐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