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劉備冊封五虎上將這事兒,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寫得那叫一個熱血沸騰——關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五人一字排開,聽著多威風!可你要是真信了這排名就是劉備心里話,那可就……嗯,怎么說呢,天真了點。為啥?因為老劉這人啊,表面笑嘻嘻,心里算盤打得噼啪響。他封將的時候,哪能光看誰砍人頭多?得看軍權、看忠誠、看這人能不能鎮住場子,甚至還得防著點功高震主的主兒。
一、軍權才是劉備的“尺子”
劉備搞五虎將排名,說白了就是一場政治秀。你說他不想一碗水端平?那肯定想啊!但現實呢?現實是蜀漢那會兒地盤小、人手緊,每一支軍隊都得攥在自己人手里。所以你看,劉備封將的時候,眼睛盯著的根本不是誰功勞大,而是誰手里有兵、誰能替他守江山。
比如關羽,那絕對是親兒子待遇。荊州三郡全扔給他管,襄樊之戰一打就是幾萬人馬,整個蜀漢集團誰能比?張飛也不差,巴西郡太守,伐吳時隨隨便便就能拉出一兩萬人。這倆人的軍權,那是實打實的硬通貨!
趙云呢?哎,這人有點特殊。你說他沒地盤吧,可他管著劉備的御林軍,天天在成都守著老劉一家子。一萬多親兵的指揮權,放現在相當于中央警衛團團長啊!誰敢說他不重要?
二、馬超為啥成了“花瓶”
說到馬超,我就想嘆氣。這人投奔劉備的時候,其實挺慘的——堂堂一方諸侯,身邊就剩幾個隨從,兵馬全打光了。劉備表面上客客氣氣,封他當“驃騎將軍”,聽著賊拉風,可實際呢?軍權?想都別想!為啥?因為馬超這人啊,自帶“諸侯光環”,劉備能不怕嗎?今天能投你,明天萬一又反了呢?所以啊,馬超在蜀漢的日子,基本就是高級顧問,打仗時喊來撐個場面,打完就靠邊站。
有次我翻《三國志》,看到馬超臨死前給劉備寫信,說“臣門宗二百余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系……” 這話讀著都心酸。你說劉備看了會不會愧疚?嗯……我猜啊,愧疚可能有,但兵權?還是算了。
三、魏延和黃忠的逆襲劇本
等等,剛才說啥來著?哦對,五虎將里原本的馬超,其實該換成魏延!這可不是我瞎編。劉備打漢中之后,直接讓魏延當“漢中太守”,還放話:“老子把漢中交給你,曹賊來了你咋辦?”魏延一拍胸脯:“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聽聽,多狂!可劉備就吃這套,為啥?因為魏延手里攥著漢中兵權,少說一萬多人,而且這人出身不高,沒啥背景,用著放心啊!
黃忠呢?雖然年紀大了點,可漢中之戰一刀劈了夏侯淵,這功勞夠他吹一輩子!劉備后來封他“后將軍”,跟關羽平級,表面是尊老,實際是告訴所有人:跟著我老劉,有功必賞!不過黃忠手里沒固定地盤,屬于“救火隊長”,哪兒打仗往哪兒調。
四、劉備的無奈:政治比打仗更難
說到這兒,你大概能明白劉備的苦衷了。五虎將排名哪是論功行賞?分明是權衡利弊的藝術!關羽張飛是嫡系,必須捧;趙云是保鏢頭子,不能虧待;黃忠魏延是新人標桿,得豎起來給外人看;至于馬超……唉,名聲大、背景硬,放名單里撐門面可以,實權?免談!
你說劉備虛偽?我倒覺得,他能把蜀漢這堆山頭林立的團隊捏合起來,已經夠不容易了。想想看,荊州派、益州派、東州派,再加上馬超這種“降將天花板”,每天光平衡關系就能累吐血。所以啊,他搞這個排名,無非是告訴大伙兒:跟著我,有肉吃,但肉怎么分——我說了算!
有時候我會瞎琢磨:要是劉備真把兵權全給馬超,蜀漢會不會不一樣?比如讓他去守漢中,或者北伐時當先鋒?但轉念一想,劉備可不是劉邦,敢把韓信捧上天。他連諸葛亮都要防著點,何況是馬超這種自帶流量的猛男?
其實翻翻正史,《三國志》里壓根沒提“五虎上將”這詞兒!羅貫中為了故事好看,硬是把五人打包成“頂流男團”。但真實的歷史啊,就像劉備那顆心,彎彎繞繞的,哪是一句“五虎大將”能說清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