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醫保部門發布《2024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其中顯示,截至去年底,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約13.27億人,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13.27億參保人當中,職工醫保參保37948.34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94713.73萬人。
職工醫保參保人當中,絕大多數都是城鎮居民,以及部分在城里上班的農村大學畢業生等職工。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則主要是未畢業的大學生、沒有職工醫保的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等。
由于大量農村居民沒有外出打工,自然就沒有職工醫保,只能參加城鄉居民醫保。因而在94713.73萬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當中,農村人占大多數是毫無疑問的。據統計,在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群體中,80%左右是農村人口,20%左右為城鎮人口。
城鄉居民醫保,也就是過去說的新農合,大多數都是農村人交的,可見大家對繳費參加新農合的意愿還是挺高。但是最近幾年農村卻有新農合“斷交潮”的說法,究竟是真的嗎?
新農合“斷交潮”,指的是有部分農民,因為新農合繳費標準高或者覺得報銷待遇低等原因,而主動選擇不再繳費參加新農合。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新農合個人繳費標準不斷提高,農民要承擔的繳費越來越多,再加上有的人交過費后,基本沒有住過院,沒有產生報銷,就覺得不劃算,不再交錢了。各種因素疊加,就有了“斷交潮”的說法。
其實新農合整體參加率95%以上,跟農村的“斷交潮”并不矛盾。這是因為,從整個大局來看,絕大多數農村人還是在繳費參加的,因為新農合到現在為止,還是最為劃算的一項醫療保障,比商業醫保價格低、報銷容易,也更可靠。
至于“斷交潮”的說法,一方面可能是從具體的參加人數上看的,因為新農合參加人數確實在不斷減少。但參加人數減少,可能跟新生兒數量減少、老年人去世數量增加等因素有關,并不一定意味著斷繳人數大大減少。
另一方面,參加率95%以上,那就意味著還有大概4%-5%的人,依然沒有參加。由于我們國家人口基數大,即便是5%這么小的比率,放到全國范圍內,依然是一個巨大的數量。比如說10億農村人+沒有職工醫保的城里人,就可能有5000萬人沒有參加新農合,這個數字并不算小。
綜合來看,新農合的參加總人數,確實在減少,但參加率卻并沒有明顯降低,絕大多數的農民依然每年都繳費參加。
當然,筆者并不是說新農合就完美無缺了,筆者看來,現在的新農合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個人繳費標準上漲,漲幅甚至超過了居民收入漲幅,這是否合理?新農合報銷上,如果連續幾年都沒有報銷,能否降低新一年的繳費標準?是不是門診看病、買藥、做檢查也能直接報銷,而不是非要住院?
筆者也希望,新農合未來能夠更加完善,含金量能夠繼續提升,讓之前斷繳的也都參加進來,獲得一份基本的醫療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