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貴州省德江縣始終將學習教育作為推動城市治理“強引擎”,在學中找方法、改作風、提效能,聚焦文明城市創建、社區治理、優化營商環境等關鍵領域,把“學”的成果轉化為“做”的實效,讓為民服務的觸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以學促創 文明城市底色更鮮
德江縣堅持“建管并重、疏堵結合”理念,以系統性思維破解城市治理難題。
針對街道“臟亂差”,通過劃定責任片區、推行“門前三包”制度,聯動清理積存垃圾、規范廣告牌匾,同步補齊環衛設施短板,讓背街小巷從“雜亂無序”變為“整潔有序”。
聚焦交通擁堵與亂停亂放,既新增停車位、優化交通標識,又通過“智能抓拍”強化管控,引導商戶、居民錯峰停車,實現“管”出秩序、“疏”出空間。
面對沿街辦酒等陋習,一方面通過社區宣傳、黨員帶頭破除陳規,另一方面規劃臨時便民服務點、明確時間范圍,既尊重民俗又守住市容底線;推行“你點我查”,集中整治餐飲行業衛生情況,持續提升全縣餐飲行業整體衛生水平,全力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從“被動整治”到“主動維護”,德江縣以學習教育推動文明創建從“面子”向“里子”延伸,不僅讓城市環境“凈起來、亮起來”,更讓文明意識融入群眾日常,逐步構建起秩序井然、宜居宜行的城市新格局。
以學善治 社區治理活力更涌
德江縣堅持以紅色引擎驅動社區治理,通過“雙輪聯動”激活基層治理活力。
一方面,優化城市社區調整,新建5個城市社區全部揭牌,從源頭上破解“大社區”治理難題。大力推行“群眾點單、部門接單”模式和“一碼通”服務,推動政策咨詢、便民服務、矛盾訴求“一鍵直達”,為群眾辦理實事500余件。
引導2000余名機關黨員下沉社區報到,廣泛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戶”,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在政策宣傳、矛盾調解、環境整治等方面亮身份、踐承諾、作表率,讓黨員在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
另一方面,創新推行“積分超市”激勵機制,將群眾參與社區志愿服務、遵守公序良俗等行為量化為積分,可兌換生活用品,有效撬動群眾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帶動社區群眾主動參與社區事務。
通過黨員示范與群眾自治相輔相成,德江縣構建起“黨建引領、群眾參與、共建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基層治理效能持續提升,社區成為更有溫度、更具活力的幸福家園。
以學優服 營商環境磁場更強
德江縣以學習教育為牽引,將提升服務質效、規范執法行為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雙引擎”。
采取領導干部包保服務,全力為企業提供跟進式、“保姆式”服務,持續開展訪企聽訴“敲門”行動,幫助解決企業發展困難,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同時,設立“黨員先鋒崗”“志愿服務崗”,引導黨員主動靠前服務,為群眾提供政策咨詢、材料預審、幫辦代辦等暖心服務,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聚焦經營主體需求,大力推行“一窗通辦”服務模式,為企業簡化審批流程、壓縮辦理時限。
緊盯執法等關鍵崗位人群,強化執法人員“服務型執法”理念,推行“柔性執法”“首違不罰”等舉措,對輕微違規行為以教育引導為主,避免“一刀切”式管理;建立執法監督機制,定期開展執法規范培訓,倒逼執法人員嚴格依法履職、杜絕任性執法。
從“重管理”到“重服務”,從“粗放執法”到“精準規范”,德江縣以學習教育為抓手,擦亮“貴人服務·一視銅仁·以德聚人”營商品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讓市場主體在規范有序的環境中安心經營、放心發展,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根基。(陳松、張星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