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豐臺區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和以英烈命名的學校的特色,以創新實踐構建起全方位的抗戰精神傳承體系,讓愛國主義教育在行走研學、課程浸潤與家校社聯動中煥發時代活力。
豐臺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品牌
“七大主題”實踐體系
串聯紅色遺址等資源
“紅色路線”已迎超3萬名師生行走研學
聯動高校與實踐基地
構建“大思政課”共同體
30套示范教案讓紅色基因融入課堂
兩所以英烈命名的學校成為特色標桿
豐臺區中小學活動群
(含志愿活動)
中小學志愿時長活動
7月10日-7月16日(打卡截止)
北京市佟麟閣學校以“擔當教育”為魂,讓愛國精神可感可觸;
北京市趙登禹學校用陳列館與“重走長征路”課程,讓將軍精神嵌入成長底色。
豐臺區家校社協同
讓抗戰精神化作育人活水
在行走與浸潤中筑牢師生家國情懷
豐臺區中小學活動群
(含志愿活動)
中小學志愿時長活動
7月10日-7月16日(打卡截止)
北京市趙登禹學校
在趙登禹將軍生平事跡陳列館內,初二(3)班的張江依手指沙盤模型上蜿蜒的出擊路線,她講述的,是1933年長城抗戰中的經典戰役“夜襲喜峰口”。身后,趙登禹將軍的半身塑像目光堅毅,仿佛與新一代講述者進行著一場無聲的時空對話。
在這座由北京市趙登禹學校建立的趙登禹將軍生平事跡陳列館內,二十九軍大刀隊所用的大刀(仿制品)和動態影像資料里那段壯烈歷史直抵人心,從將軍的遺物、手書,到翔實的戰役地圖、后人題詞,館內大量的圖片、文字、影像、繪畫和實物,無聲地訴說著趙登禹將軍不同時期的鐵血丹心,為年輕一代鑄就起一座堅實的“精神高地”。
臺前的從容自信,源于幕后的千錘百煉。同為初二(3)班的杜芊墨與張江依在初一時就加入了講解隊伍。張江依會精心打磨每一處字詞的情感表達,反復推敲動作與表情;杜芊墨則和同伴們互相幫助反復背誦萬余字的解說詞,只為將趙登禹將軍和數十件展品背后的故事完美呈現。
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厚植家國情懷。2014年,承載這一使命的趙登禹將軍生平事跡陳列館正式開放。經過11年的耕耘,這里已成為培養家國情懷的沃土。新生與新教師入校第一課,必是走進這座精神殿堂。
“每年我們從初一、高一新生中招募培養新的講解員,優秀者更可代表學校參與市區級宣講?!北本┦汹w登禹學生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道,“目前已累計培訓講解員百余名,現有講解員8名,每周至少承擔一次講解。沉浸式地學習,讓學生能夠自覺地去傳承和發揚趙登禹將軍的抗戰精神?!?/p>
這座紅色教育陣地始終在生長煥新。今年館內增加了更多數字化的展示內容,讓烽火歲月以更震撼的方式重現。圍繞展館核心,藝術節的朗誦、合唱、武術展演,清明節全校深情的追思……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讓趙登禹將軍的精神在多維時空中綻放光華。
豐臺區中小學活動群
(含志愿活動)
中小學志愿時長活動
7月10日-7月16日(打卡截止)
北京市佟麟閣學校
《大刀進行曲》的激昂旋律劃破長空,北京市佟麟閣學校操場上,12名初一學生組成的方陣刀光霍霍。仿鋼大刀在陽光下泛著冷冽光芒,整齊劃一的劈砍動作、鏗鏘有力的口令聲,仿佛將時光拉回到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少年們筆挺的身姿與當年奮勇殺敵的戰士身影漸漸重疊。
這份英勇無畏的“大刀精神”,始于歷史深處。二十九軍大刀隊因西北軍特質而生,佟麟閣將軍親聘武術教官李堯臣,創編“無極刀法”練兵。喜峰口戰役中,將士們揮舞大刀,以血肉之軀對抗敵人槍炮,讓日軍聞風喪膽。
如今,這份精神在校園里煥發新生。大刀操已成為佟麟閣學校的區級品牌課程?!昂⒆觽內雽W后都要學習大刀操,通過這種形式動起來、練起來。同時,學校還組織了‘探尋抗戰遺跡,感悟大刀精神’喜峰口地區研學系列活動?!北本┦匈△腴w學校相關負責人說道,這些活動讓“大刀精神”不再是歷史書上的文字,而是可觸摸、可傳承的民族魂魄。
掃碼進群看看鄰居都在團什么?
■說明:本文由家住豐臺編輯發布,轉載或摘編須注明出處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豐臺區融媒體中心
■本號法律顧問:北京市恒略律師事務所,咨詢微信:jwbei2
======= 豐臺人的鄰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