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年買過、吃過或者聽說過的最貴的水果是什么?掛綠荔枝?仙居楊梅?考考大家,下面這張圖片,也是一種水果,長得像小號無花果,很多網友發布了與它在野外偶遇的圖片或視頻,在網上賣得很貴,高達一兩百塊錢一斤。請問它是什么水果?
南方地區,有句俗話叫“六月六,地瓜熟;七月半,地瓜爛。”這里的地瓜,指的并不是旋花科的紅薯,也不是豆科的豆薯,而是指這個無花果的親戚,桑科榕屬的野地瓜。因為剝開后跟石榴有類似的地方,所以有的地方也叫地石榴,由于葉子長得像枇杷的葉子,也有地方叫它地枇杷。
像湖南、湖北、廣西、重慶、云貴川等地區都有產出,四季常綠。沒有成熟的時候,果子是青綠色的,成熟后,果子是淡紅色的。并且,野地瓜散發出的香味,隔著老遠也能聞到。吃起來甜香如蜜,有人說口感像枇杷一樣。
網友說,小時候野地瓜都是一籃一籃地撿,一把一把地“炫”,誰能想到小時候瞧不起的野果子,現在的身價簡直“高攀不起”!
(網上售賣一斤野地瓜價格超200元)
野地瓜也是分公母的,能吃的是公的,母的沒有水不能吃。吃不完的野地瓜還能制成地瓜干,作為調味品。野地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也有我們人體必需的膳食纖維。另外,野地瓜的莖蔓韌性特別高,不但能入藥,還能承受三四十公斤的拉力,在農村,有不少人專門用它來編織筐簍或工藝品,而且莖蔓總是縱橫交錯地生長,這樣就會自然“織”成一張“巨型漁網”,能和葉子一起將表面松土、沙土牢牢地“網住”,起到防沙固土的作用。野地瓜的葉子還能制成飼料,雞鴨牛羊也都很喜歡。更重要的是,炎熱、寒冷、干旱都奈何不了它,在石縫里也能生存,生命力十分頑強。
在野地瓜身價暴漲的背后,我們看到了它的經濟價值,但野地瓜野生資源越來越稀缺,導致市場供需失衡,高價也就不可避免了,希望人工種植技術再成熟一些,讓更多的人品嘗到這份來自童年的獨特美味。
你最喜愛的童年美味是什么呢?評論區可以告訴我們。
農視點述評員 | 趙寧寧
剪輯 | 孫金瑋
責編 | 趙寧寧
主編 | 楊公元
監審 | 楊 巍
部分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溫度融化數字,用視角剖析現實,讓每一聲嘆息都被聽見,每一份堅守都有回響。《農視點》,看懂生活褶皺里的光——這里沒有宏大敘事,只有與你血脈相連、與時代共振的民生力量。
《農視點》屬中央新聞網站農視網原創欄目
版權歸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