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剛過9點,成都一家面包工廠店的門口,就排起了長隊,這些消費者爭相購買的,既不是新品,也不是限定款,而是工廠店生產剩余的面包邊角料——這些曾被視作“下腳料”的零碎,如今卻讓人甘愿定好鬧鐘,爭相搶購。
◎圖片源自小紅書by肉肉股東
從無人問津的“垃圾堆”到炙手可熱的“購物車”,不被人關注的面包邊角料,突然就實現了華麗轉身,以不到正品一半的價格被爭相購買,甚至需要限時搶購,一場由面包邊角料掀起的“消費革命”,正在全國烘焙店悄然上演。
本文目錄/ content
1:面包邊角料的誕生
2:誰在吹捧面包邊角料
3:5元一大兜,買到就是賺到
4:邊角料生意的背后,反映出什么新商機?
01
面包邊角料的誕生
面包邊角料,是烘焙店在制作產品時,所切割下來的不規則形狀的零碎材料,比如蛋糕胚邊、吐司邊等。這些邊角料的原料、工藝其實都與正常售賣的產品無異,屬于面包生產過程中的副食品。
早期,面包邊角料并不是主流的對外銷售產品,僅限于員工內購或者熟客購買,而如今,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追求“隱藏吃法”,面包邊角料搖身一變,成為了烘焙店必須打卡的省錢法門。
◎圖片源自小紅書byZhyn張張
與常規產品同樣的品質、同樣的制作,只是因為形狀不同,價格低了好幾倍,面包邊角料就這樣從后廚余料變成了消費者心中的“美食平替”,很多消費者甚至自發在網絡上分享面包邊角料的延伸吃法,平價+美食平替,雙重標簽賦予了面包邊角料新的口味價值與社交價值,引發了全民搶購面包邊角料的風潮。
02
誰在吹捧面包邊角料
在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媒體平臺上,很多人樂此不疲地分享著自己挖掘邊角料“好店”的攻略,甚至高呼實現了零食自由,僅在小紅書App上,“邊角料”食品相關筆記就達到上萬篇。
其中,以Z世代為主的年輕人是面包邊角料的核心消費人群,他們之中,既有追求極致性價比的學生黨,也有追求便捷吃法的打工人群,對于他們來講,面包邊角料是一種“花小錢享同質”的休閑零食。
◎圖片源自小紅書by京城吃飯高手
很多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下班時候就去購買一袋邊角料,第二天上班既可以當早餐吃,也能當成加班零食,好吃、實惠又量大,甚至有人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雞蛋要領,面包邊角料就是當代年輕人的“雞蛋”。
面包邊角料自帶的DIY屬性,也是吸引當代年輕人的重要原因。他們將面包邊角料買回家后,DIY成各種創意食品,如面包干、沙拉配料、面包屑丸子等,這種DIY過程不僅滿足了年輕人的創造力需求,還成為社交平臺上的分享內容,參與式體驗極大提升了產品粘性。
◎圖片源自小紅書by眠空.
面包邊角料文化的背后,醞釀的是一種全新的消費文化——這不是簡單的“摳門”,而是一場烘焙界關于“產品價值重估”的消費革命。
03
5元一大兜,買到就是賺到
面包邊角料的走紅,雖然離不開社交話題的炒作,但面包邊角料本身的超絕性價比才是它能走紅的根本原因。
快手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快手青年消費報告》顯示,“優惠““性價比”“平替”等關鍵詞在快手搜索量攀升,中國新聞周刊發布的《2024有意思生活方式報告》顯示,年輕人在消費上變得精打細算,在影響買單的各種因素中,“折扣的吸引力足夠大”為46.7%的人所選擇。
相比于完整的售賣產品,面包邊角料使用的是同樣的用料,同樣的制作方法,同樣的新鮮度,價格卻能低至2-3倍,有商家甚至直接打出招牌,5元就能買一大包。
◎圖片源自小紅書by陽陽一枚
有門店還會把不同口味的邊角料進行組合銷售,消費者們花極低的價格就能買到好幾種口味,既能滿足差異化的口味需求,也能享受到真正的實惠,何樂而不為。
面包邊角料的走紅,反映出如今的消費者越來越理性的消費理念,他們不再盲目的追求價格,反而更重視商品本身的價值屬性。面包邊角料消費猛漲的背后,是一種全新的“省錢不減質”的價值取向。
04
邊角料生意的背后,反映出什么新商機?
隨著越來越多消費者對于面包邊角料的態度扭轉,面包邊角料所創造的價值也不再只是“降損止損”,對于一些工廠店來說,面包邊角料甚至成為了他們的“增收利器”。
桃李作為行業內的Top級企業,已經率先進入面包邊角料賽道,定制開發出一系列面包邊產品,從原味到定制的南瓜口味、蔓越莓口味等,一度供不應求到下架。國內生鮮連鎖超市永輝超市也推出了按斤售賣的面包邊產品,被消費者稱為“隱藏款”產品,每天都要碰運氣才能買到。
◎圖片源自小紅書by桃李面包
而且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上,面包邊角料的關鍵詞下,也能夠搜索出上百款產品,生產商家大多都是一些線下烘焙門店或者小型烘焙工廠,通過將面包邊角料進行線上出售,月銷量能達到上萬元。
而在國外,面包邊角料甚至走上了規模化生產的道路,法國CroissantChips品牌通過將可頌面包邊角料壓制成薄片狀,通過黃油復烤工藝強化酥脆口感,制成薯片替代零食,成功打入休閑食品市場。更有甚者,將面包邊角料轉化為二次加工的食品配料,打通供應鏈上下游,實現了面包邊角料的B端規模化供應。
如日本有企業將吐司邊角料脫水酥化后研磨成顆粒均勻的面包糠,主打“低吸油率、高酥脆度”特性,供應至米其林餐廳作為天婦羅專用裹粉,單價較普通面包糠提升300%;澳大利亞的連鎖咖啡館“Brew&Bake”曾推出“邊角料套餐”,將從烘焙工廠采購的邊角料面包干,作為沙拉配料或濃湯伴侶使用,單店年省食材成本約10萬元人民幣。
面包邊角料生意的崛起,無疑為烘焙企業提供了新的銷售思路,不管是用作C端零售還是B端供應鏈的轉化銷售,都能有效降低原料損耗,節約單店成本。
但作為新的市場機會,市場的魚龍混雜也使得一些不良商家鉆了空子,以“邊角料”名義銷售劣質或溢價商品,讓消費者直呼“踩坑”。面包邊角料目前并沒有直接相關的食品標準,這就使得商家們成為了產品質量的直接把關人,而要想持續做好這門生意,就必須堅守食品安全底線,才能保障“邊角料”生意的持續運營,成就商家與消費者的利益雙贏。
▲“排隊王”薩莉亞年銷百億,它家的披薩甜品有多火?
▲4款地域風味面包靈感配方!打造屬于你夏天的人氣爆款王!
▲面包店在爆改,“貝果經濟”憑啥收割打工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