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劇場十周年大戲《鏡花水月》全新制作發布會在上劇場舉行。華人戲劇家、上劇場藝術總監、《鏡花水月》編劇、導演賴聲川,著名制作人、上劇場CEO丁乃竺,《鏡花水月》主演陳妍希、竇進等出席了此次發布會,揭開了這部新作品神秘的面紗,并為即將開啟的演出計劃進行預熱。
十年之際,推出此部作品意義非凡,觀眾得以從《鏡花水月》中,看見賴聲川一貫以來的人文關懷和深邃思想。
《鏡花水月》是賴聲川第43部原創話劇,講述了決心為母復仇的女孩“花”與“月”,經過不同的選擇,走上了兩條不同的道路,遇見不同的人,經歷不同的人生。向左轉,向右轉,每一步看似隨機,其實都是選擇,在眾多選擇之中,構成了鏡花水月般的人生。
《鏡花水月》是賴聲川為父親的故鄉會昌打造的作品。會昌是客家文化的聚落,包括戲劇小鎮在內,全縣坐落著著無數古老宗祠。這些宗祠在過去,常常是父權社會的延續和象征。自古以來,女性被要求不能進祠堂、不能祭祖等等流傳下來的“老規矩”,禁錮著女性的身體和思想,讓尤其是小縣城女孩們難以選擇走自己的路。
賴聲川將數十年來在各地,特別是自己的家鄉觀察到的真實情況放入戲中,借由“花”和“月”兩個女孩的選擇叩問人生。而在會昌戲劇小鎮,他更是幾近叛逆地將這樣一部圍繞女性“走自己的路”的故事,放在了象征父權的百年宗祠上演,“花”和“月”,帶著女性們共有的向前沖的勇氣,破開封建父權的重墻,鑿出一道光。
賴聲川從個體復仇的事例為引,編織出一幅社會、人性畫卷,通過加入《山海經》神獸、多維循環等意象,在舞臺上展開一場虛實相生的人生縮影。在劇中,賴聲川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將這些神獸一一寫進劇本里,成為花和月兒時的玩伴,伴隨她們的成長。每一只神獸,都代表著一種特征,在花和月每一次重大選擇時,給予她們力量和支持。
自2015年成立,上劇場在賴聲川的帶領下致力于原創作品的推廣。十年來,上劇場每年堅持推出孵化原創新作,《鏡花水月》便是上劇場在十周年之際,推出的又一力作。
由會昌園林版走向上海鏡框式舞臺,《鏡花水月》全面升級制作。不僅有全新演員陣容的加入——著名演員陳妍希擔綱話劇主演,攜手上劇場當家花旦竇進,上演雙女主“復仇”戲碼,還有上劇場強大的主創團隊鼎力支持!
《鏡花水月》是繼《如夢之夢》《曾經如是》后又一“賴氏戲劇宇宙”的力作。它既有《曾經如是》中時間、偶然、十方等,虛化概念角色化的表達,在特定場域呈現時空之繁復;亦有《如夢之夢》中不同人生的交錯輪回、循環往復。《鏡花水月》集二者之內涵,更在劇場將人生這幅畫續筆擴充。人生是如夢似幻的,卻又包羅萬象,每個人不同的選擇最終仍收束于同一點,簡單的道理盡顯人生的包容性與全面性。
在上劇場十周年之際,將《鏡花水月》作為年度大戲上演,是賴聲川和上劇場送給觀眾的一份禮物。希望通過全人類共同面對的“人生選擇題”,給予觀眾更多的思考與面對真實生活的勇氣,在劇場獲得心靈上的療愈。
9月29日至10月5日,與《鏡花水月》一同見證上劇場十周年的綻放。也將在明年1月先后前往武漢、杭州進行巡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