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北京知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心理咨詢師、高級中學心理學教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具有應用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背景。專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詢;青少年抑郁癥、強迫癥、恐懼癥、焦慮癥、自閉、多動與抽動癥及其他心理障礙豐富的個案經驗。青少年成長及家庭教育:叛逆、手機網癮、厭學、戀愛問題、孩子生理心理性偏差行為(長程陪伴有豐富的經驗)、青春期問題、考前焦慮(中高考考前心理疏導)、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障礙。
各位家有初三娃的家長們,你們好哇!孩子到了初三,本應該像打了雞血一樣全力沖刺中考,可有些娃卻開始厭學了。這可把家長們愁得頭發都快掉光了,那面對這種情況,咱家長到底該咋辦呢?
咱先得理解孩子的壓力。初三的孩子,就跟背著超級大殼的蝸牛似的,升學壓力、一堆作業,還有數不清的考試,壓得他們每走一步都費勁巴拉的。咱家長可別一看到孩子厭學,就跟個炮仗似的,劈頭蓋臉一頓指責。要知道,孩子厭學也不是故意的,他們也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你想想哈,孩子每天天不亮就爬起來去學校,聽一天課,晚上還得寫作業寫到眼皮子直打架。周末還得去各種補習班報道。長期在這種高壓環境下,孩子的精神一直緊繃著,能不疲憊、不厭煩嗎?咱家長得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理解他們的不容易。找個時間,心平氣和地跟孩子嘮嘮,問問他們學習上遇到啥困難了,是不是覺得壓力大得喘不過氣了。讓孩子知道,你關心的是他們心里咋想的,而不只是那冷冰冰的成績。
接下來要尋找孩子厭學的根源。孩子厭學的原因那可是五花八門的。有可能是學習上碰到硬骨頭了,比如某些科目咋學都學不明白,成績死活上不去,時間一長,信心和興趣都沒了。也有可能是和同學、老師鬧不愉快了,比如和同學鬧矛盾了,或者不喜歡某個老師的教學風格。還有可能是被外界因素帶偏了,像沉迷電子產品、早戀啥的。
咱家長得瞪大雙眼,仔細觀察孩子的行為和情緒變化,找出孩子厭學的真正原因。要是學習上的問題,就和孩子一起分析薄弱科目,看看是哪個知識點沒掌握好,幫他們制定個合理的學習計劃,或者請個輔導老師來救場。要是人際關系方面的事兒,就得引導孩子學會正確處理和同學、老師的關系。要是受到外界因素干擾了,就和孩子好好溝通,讓他們明白現階段學習有多重要,幫他們遠離那些不良影響。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高得離譜,給孩子定了些不切實際的目標,比如非得考上重點高中,每次考試都得達到多少分。孩子要是達不到這些要求,就會覺得自己是個大失敗者,壓力也越來越大。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和本事,咱家長得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調整對他們的期望和要求。
別老盯著孩子的成績不放,要看到他們的努力和進步。哪怕孩子只進步了一丟丟,也得趕緊給他們肯定和鼓勵。比如說孩子這次數學考試比上次多考了5分,你就可以說:“寶貝,你這次數學進步了,說明你這段時間的努力沒白費,接著加油干!”這樣能讓孩子更有自信,更有學習動力。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學習可不只是為了考試和升學,更是為了增長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
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影響可大了去了。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能讓孩子放松下來,更能集中精力學習。咱家長盡量別在孩子面前吵架、抱怨,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空間。
周末的時候,一家人可以一起出去散散步、看個電影,做些好玩的活動。這樣既能緩解孩子的學習壓力,還能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另外,咱家長自己也要以身作則,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孩子看到你都在不斷學習進步,他們也會被感染,更愿意主動去學習。
孩子初三厭學確實是個讓家長頭疼到爆炸的問題,但只要咱家長用對方法,多理解、多關心孩子,肯定能幫孩子重新找回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順順利利度過這個關鍵時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