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7月15日(周二),美國宣布:已將一批曾在美國犯下嚴重暴力罪行的外籍罪犯驅逐至非洲南部的小國埃斯瓦蒂尼(Eswatini)。
美國國土安全部發言人特里西婭·麥克勞克林表示,這些被驅逐出境者分別來自古巴、牙買加、老撾、越南和也門,他們在美國犯下了嚴重罪行,包括謀殺、殺人等暴行。
麥克勞克林形容,這些人的罪行“極其殘忍”,導致他們的原籍國拒絕接收他們。
美國只能另辟蹊徑,把這些人送往既非其出生地、也無任何親屬關系的第三國。埃斯瓦蒂尼,這個人口僅120萬、面積比美國康涅狄格州大不了多少的非洲小國,就這樣成了“接收方”。
綜合CBS、NBS、法新社7月16日報道,美國已向包括埃斯瓦蒂尼在內的多個非洲、亞洲和歐洲國家提出請求,希望這些國家接收并非其本國公民的被遣返人員。
該策略是美國推動“第三國”遣返計劃的一部分,旨在說服盡可能多的國家,無論其人權記錄如何,都接受來自其他國家的犯罪分子或非法移民。
目前為止,美國已將委內瑞拉幫派成員遣送至薩爾瓦多,將非洲和亞洲移民送往哥斯達黎加和巴拿馬,還將八名被定罪的亞裔和拉丁美洲籍罪犯遣送至戰亂頻繁的南蘇丹。美國還與洪都拉斯、科索沃等國家達成了類似協議,不過這些協議尚未全面實施。
“第三國”遣返政策遭批評
對于美國在處理外籍罪犯送到“第三國”的做法,人權組織表達了強烈批評。批評人士指出,部分被選為“第三國”的國家本身并不安全。比如被送往薩爾瓦多的委內瑞拉移民,就被關押在大型監獄中,與外界斷絕聯系,而其中不少人并沒有犯罪記錄。
但即便爭議不斷,美國卻在這條路上越走越快。上個月,美國最高法院做出了一項關鍵裁決,暫停了一項要求美國在遣送移民至第三國前,必須給予其通知和聽證機會的聯邦法院命令。
這意味著,美國可以更自由地將人送往他們從未踏足過的國家。
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隨后迅速出臺新規,壓縮被遣返者的申訴空間。
根據新規定,只要第三國能提供“可信”的承諾,保證不會對遣返者實施迫害或酷刑,那么ICE就可以在不通知當事人、不舉行聽證的情況下,直接將其遣送出境。
即便沒有收到這類保證,也只需提前24小時通知被遣返者。而在所謂“緊急情況”下,通知時間可以縮短至6小時,只要他們有“合理機會”與律師溝通即可。
更關鍵的一點是:在整個過程中,被遣返者必須主動提出自己對前往第三國的看法,而執法人員不會主動詢問。換句話說,他們得自己意識到危險,并及時表達出來,否則就只能被“默默送走”。
這種“快準狠”的遣返策略,還被不少人批評為“程序正義的倒退”。有法律專家指出,這種做法削弱了移民程序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還可能將一些人置于遭受迫害或酷刑的風險之中,違反國際人權法的基本原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