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代夢瑤)7月6日,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志遠"志愿服務隊赴宜昌市夷陵區沙坪村開展"茶產業與紅色文化融合發展"主題調研。實踐團隊通過采茶體驗、制茶工藝學習、紅色遺址參訪、村民訪談等形式,深入考察該村以茶產業為經濟支柱、以紅色文化為精神內核的鄉村振興實踐路徑。
圖為團隊成員前往采茶地點的途中 周旋供圖
圖為團隊成員為茶農扇風 宋瑾供圖
圖為茶農指導團隊成員采茶 黃嘯宇供圖
圖為團隊成員認真聆聽萬助理講述茶的特性 黃嘯宇供圖
沙坪村作為夷陵區重點產茶區,擁有生態茶園數畝。實踐隊員在茶農指導下參與鮮葉采摘,學習“一芽一葉”采摘標準,并實地觀摩殺青、揉捻、烘干等制茶工序。“從手工采摘到機械化加工的全流程參與,可以讓我們直觀感受到茶產業對村民增收的實際帶動作用。”團隊負責人萬助理表示。
圖為團隊成員在忠烈亭下的合影 周旋供圖
在村助理萬先生帶領下,團隊參觀沙坪村忠烈亭革命遺址。據介紹,該亭為紀念抗戰時期犧牲的本地烈士而建,現納入村紅色旅游規劃路線。“我們正探索'茶園觀光+紅色教育'的融合發展模式,游客采茶后可到忠烈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萬書記透露,今年已接待紅色研學團隊多個批次。
圖為團隊成員向烈士鞠躬 周旋供圖
實踐隊分組開展入戶訪談,覆蓋茶農、創業者、老黨員等多余人次。重點收集到茶葉品牌建設、旅游配套設施、紅色文化挖掘等三類訴求。創業青年李某建議:“希望能引入電商直播,拓寬'沙坪茶'銷售渠道。”82歲村民張某則提出:“紅色故事需要更多年輕一代講述傳承。”
圖為團隊成員詢問村民對茶產業發展的期望 宋瑾供圖
圖為村民提出對茶產業與紅色資源融合的建議 黃嘯宇供圖
據悉,圍繞此次調研成果,該校將持續深化校地合作,組織專業團隊開展跟蹤研究,探索更多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