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華北平原將迎來持續高溫。
地里的玉米葉子開始打卷。 老農蹲在田埂上,手里的旱煙袋越攥越緊。
"閏六月熱難當"不是瞎念叨。 氣象站數據顯示,今年三伏天比往年多出整整18天。
水稻揚花期撞上40℃高溫。
河北邯鄲的老李頭說,穗子都曬白了,一畝少收兩百斤。 桑拿天里病蟲害格外猖獗。
棉鈴蟲把山東聊城的棉田啃得千瘡百孔,打三遍藥都不頂事。 留守老人最怕這種年景。
村里青壯年都在城里送外賣,七旬老漢自己扛抽水機澆地。農技站專家急得直跺腳。
說好的"七月秋慢慢收",眼下卻要防著莊稼早衰。
倒裝句用多了真費勁,可老把式們就認這個理。
大棚里的黃瓜連夜漲價。
菜販子們心知肚明,持續高溫讓蔬菜減產三成。 氣象臺最新預警讓人揪心。 未來十天,黃淮流域降水仍比常年偏少四成。
有經驗的都在囤抗旱種子。 可留守老人哪懂啥轉基因耐旱品種?
農諺和衛星云圖打起架來。
老祖宗說"閏月吃閏飯",現代人盯著手機等暴雨預警。 地頭擺著的半瓶除草劑。 不知道是給莊稼用,還是.
供電所最近特別忙。空調24小時運轉,村里變壓器燒壞三臺。
專家建議改種耐旱作物。 可誰賠得起這季的玉米錢?
老話說"熱極生風"。但盼來的不是涼風,而是帶著冰雹的強對流天氣。
糧站收購價漲了五分錢。 抵不上多澆兩遍水的電費。
這天氣,你說該怨誰? 評論區嘮嘮,你家地頭現在啥光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