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隨著2025年大選臨近,特朗普政府對美聯儲施壓的力度愈加明顯。其對美聯儲主席杰羅姆·鮑威爾“頻頻喊打話”,核心并非貨幣政策討論,而在于財政壓力和政治目標的雙重推動。
6月,特朗普公開提及美國政府面臨高達9萬億美元的債務再融資需求,并主張大幅降息300個基點(至1.5%),從而減少利息支出。這一主張看似合情合理,但實則偏離美聯儲的職責范疇——其使命并非減輕財政負擔,而是實現物價穩定與充分就業。
從當前的通脹與就業環境看,美聯儲仍難以貿然轉向寬松。6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或將反映出關稅導致的進口品價格上升,通脹回升風險不容忽視。多位美聯儲官員亦在表態中展現出對1970年代“政治壓迫下盲目降息”歷史的警惕。
“逼宮”鮑威爾?市場震蕩與法律挑戰并存
近期有關“特朗普準備解雇鮑威爾”的報道頻頻見諸媒體,一度引發美元與美股短線下挫。盡管特朗普隨后改口否認解雇計劃,但知情人士透露,其不僅討論過此事,甚至已起草了解雇信函,足見其行動并非空穴來風。
但鮑威爾作為獨立機構負責人,并不易被“隨意拿下”。美聯儲法案第十條雖賦予總統“因疏職、瀆職”而解雇董事成員的權利,但對于“主席職務”并無明確解雇機制。若特朗普執意推進,勢必引發法律戰,甚至將問題推向最高法院。
若“辭職”成真,市場走向何方?
假設鮑威爾主動辭職或被迫下臺,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短期內將對市場構成深遠沖擊:
美元貶值風險上升:投資者將擔心美聯儲獨立性被破壞,資金流出或導致匯率波動;
國債遭遇拋售壓力:尤其是長期債券,因政策前景不確定,收益率可能上揚,反向抬高融資成本;
美股承壓,黃金與比特幣受益:資金或轉向避險資產,類似場景已在4月初有所顯現。
特朗普的下一步:繞過鮑威爾,“控局”理事會?
在當前法理限制與輿論壓力下,特朗普可能將策略轉向“溫水煮青蛙”式布局:不再強推鮑威爾離職,而是謀求在美聯儲理事會中建立更多支持票。目前,其在七人理事會中已有鮑曼與沃勒兩位盟友,若再擴充至多數席位,即可實現“無需鮑威爾也能降息”的政治目標。
同時,圍繞美聯儲總部翻修項目的所謂“欺詐”指控,也被外界視為尋找“合法理由”的托詞。正如分析師所言:“鮑威爾暫時安全,但特朗普不會輕易罷手。”
最新動態更新:鮑威爾“暫時安全”,但危機未解
特朗普否認即將解雇鮑威爾
7月17日,特朗普對外否認相關報道,稱“我不排除任何可能,但認為極不可能,除非他因翻修工程欺詐必須離職”。他承認曾與部分共和黨議員討論過這一問題,但目前態度更為保守。
“解雇信”起草又否認,白宮內部仍存分歧
據多家媒體(CBS、Politico、Bloomberg)報道,特朗普在白宮向議員出示過一封“解雇鮑威爾”的信函草稿,但隨后又聲稱未決定是否執行。白宮內部對法律依據存在明顯分歧。
與共和黨人的晚宴取消
原定于7月17日美東晚間由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共和黨人與鮑威爾舉行的閉門晚宴已取消,可能原計劃用于調解矛盾。這一變化說明局勢仍存緊張與不確定性。
分析師評估:特朗普暫無“合理理由”解職
ForexLive分析指出:“目前看來鮑威爾暫時安全。特朗普被告知如欲采取行動,需提供充分理由,而目前并無明確證據。”
有聲音稱特朗普或將轉而謀求“改組美聯儲理事會”,通過推動理事會內部降息傾向,而非直接撤換鮑威爾。
編輯點評:權力與獨立性之爭,難言贏家
特朗普與鮑威爾之間的“博弈”,已從技術層面上升至制度信任的碰撞。一個以市場獨立性為基石的央行,面對行政壓力時是否仍能保持克制與專業?這場風波,不僅牽動金融市場,也將成為大選前經濟敘事的重要一環。
但諷刺的是,即便特朗普如愿實現大幅降息,也未必能真正壓低融資成本。歷史表明:當信任缺失、政策混亂時,市場往往會“用腳投票”,最終反噬的,或許正是那些試圖操縱規則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