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內立體種植草莓的貨架。
工作人員在查看草莓生長情況。
草莓分層長在數米高的架子上,在全封閉、無菌的環境下,智能系統對光、溫、水、氣、肥等環境條件進行精準控制,這些看似科幻電影里的場景,正真實發生在成都市溫江區公平大道一超級植物工廠內。
7月10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進行了實地走訪,這樣“未來感”十足的種植方式,不僅可以大幅提高栽培面積,提高產量,而且這套生產系統可以實現全年365天無間斷生產,通過可控植物工廠技術助力農作物加速生長,實現全年供應。
垂直立體栽培 增加種植面積
10日上午,記者來到這座植物工廠,隔著玻璃就看到里面有數個約7米高、11層的栽培層架,每一層密密麻麻地種著草莓,兩名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巡檢工作。
“通過垂直立體栽培方式,我們向空間要產量。”產研中心負責人王向發介紹,像這樣的栽培區還有5個,每個房間的面積約200平方米,通過多層立體種植方式,和傳統地面栽培相比,不僅節約空間,還大大提升單位面積產量。此外,這些草莓都采用無土栽培方式,同時采用智能水肥一體化技術,保障草莓快速健康生長。
他提到,傳統種植草莓一般在每年9月開始,最早11月底就可以嘗到當季新鮮草莓了,一直持續到次年4月。之后氣溫開始上升,就會抑制草莓的開花結果,市面基本沒有草莓了。在工廠里,通過對光照、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水肥等條件控制,實現了草莓全年365天種植,彌補了夏秋草莓的短缺。“目前草莓工廠已經開始種植,最早一批草莓9月就可以上市,滿產后預計全年草莓產量73噸,每天穩定產出400斤。”
無菌加控溫 兩個月即可成熟
無菌的環境對草莓的健康生長非常重要,在這么大的工廠里是如何實現的呢?首先,整個草莓工廠從設計上采用了10萬級潔凈標準,其次對生產過程的人流和物流嚴格管理。
“植物的生長離不開光,種植區內明亮的粉色燈光,其實大有來頭。”王向發解釋,在草莓工廠里,合理搭配了草莓生長所必要的紅光、藍光、白光、遠紅光等光源,滿足特殊“光配方”要求。
除了光,適合的溫、水、氣、肥等條件,也加速了草莓的生長。王向發介紹,草莓種植適宜溫度范圍為8℃至25℃,工廠內部環境溫度的溫差嚴格控制在±1℃,保證了整體的溫度均勻性。傳統種植草莓的生長周期約為3個月,而在工廠里這個“舒適”、可控”的環境中,只需要兩個月就能成熟。
這座種植草莓的超級植物工廠,只是國際領創智慧數字設施農業(植物工廠)中心產研園的其中一個項目。
溫江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目前,該項目作為示范型設施農業,已帶動多個以高科技農業為核心的林盤經濟項目集聚,并通過“四措并舉”方式推動項目周邊院落整治,走出了產業帶動、科技賦能、環境優美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路徑。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楊博受訪者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