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貴陽7月21日電 (黃峰 鐘明秀 楊情麗)“胡孃,這是你這個月的工錢,2600元請收好。”盛夏時節,在貴州省黎平縣德鳳鎮黎平寨村,裕民種養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鳳琴拿著現金給70歲的胡雪梅發工資。經過專業培訓的農業職業經理人周鳳琴,打理的茶園每年解決1000人次勞動就業,2024年發放工資30多萬元。
資料圖:黎平寨村茶園。 周鳳琴供圖
貴州省自2019年起試點農業職業經理人制度,專門從返鄉能人、農業骨干里選拔人才,給村合作社當“管家”,目前全省已培養700名像周鳳琴這樣的“鄉村CEO”,成為帶動鄉村發展的新力量。
數年前的夏末,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的優質獼猴桃豐產卻滯銷,果農一籌莫展。為解決難題,修文縣請來農業職業經理人韓佑龍,他走馬上任先做了三件事:建云倉庫、推行分級包裝、打通電商渠道。在韓佑龍的運作下,獼猴桃很快銷售出去,如今的修文獼猴桃行銷全國,年銷售額突破5000萬元,村民的錢包也鼓了起來。“早曉得分級包裝這么管用,前些年白糟蹋了多少好果子。”果農黃瓊感嘆說。
精打細算、提升價值,是職業經理人為鄉村產業發展帶來的新氣象。在貴州省盤州市民主鎮譚家寨村的黃桃基地里,董平將“精算”發揮到“田頭”。董平說:“苗子好不好,直接關系到收成。”自2013年起,他歷時10余年跑遍全國,從680多種水果中篩選出130多個適宜貴州的優良品種,成功將黃桃、紅梨、蘋果培育成主打品牌,帶動盤州市10多個鄉鎮種植經果林上萬畝。如今,董平經營的公司年產值近2000萬元,讓430多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農產品不僅要種得好,還要賣得俏,才能解決山里的實際難題。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堯龍山鎮劉家山村的職業經理人姚長西,充分發揮自身橋梁作用,不僅為家鄉邀請華南農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的專家提供技術支撐,還廣泛聯絡貴州省外企業,聯動貴州省內其他農業職業經理人互幫互助,成功助推開陽、修文等地農特產品銷售500萬余斤。
“鄉村CEO”僅僅是鄉村發展中的一個縮影。憑借技術專長與市場智慧,“鄉村CEO”在貴州大地上探索各具特色的致富路徑。他們扎根鄉村,盤活資源,帶動鄉村產業發展,讓越來越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就能穩定增收,日子越過越有奔頭。(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