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長犧牲了,你為什么活著回來了?”
看著一言不發的警衛員,師長徐信的內心悲痛不已。警衛員的職責就是保護好首長,首長犧牲了警衛員卻還活著,這明顯就是失職。
但看著滿身是傷的警衛員,徐信也無法繼續苛責。
犧牲的團長是誰?當時究竟發生了什么?
出師不利
1951年2月17日,63軍悄悄渡過了鴨綠江,來到了戰火紛飛的朝鮮。作為第二批入朝的部隊,63軍前期經過了很長時間的適應訓練。
他們入朝的時候,國內也已經準備好了所有的后勤物資,最大可能避免了第九兵團的悲劇再次出現。他們入朝的時候,第四次戰役正在進行。
63軍入朝的時候,雖然有前線戰士的掩護,但還是要時刻提防敵人的飛機。敵人的飛機不管是誰,只要發現我軍目標就狂轟濫炸。
入朝之后,部隊的行動非常謹慎,為了不被敵人發現,部隊一直都在走山路。朝鮮北部山地多、道路窄,就算有路也都是小路。
而且為了躲避敵人的飛機,我軍基本上都是在夜間行軍。因為司機對道路不熟悉,再加上當地彎道多,所以很容易出事。
鄧仕均作為團長,是有資格坐卡車的。他坐的車到了朝鮮之后,司機就因為對道路不熟悉,在開車的時候突然遇到了一個死彎。
司機一時間沒反應過來,卡車瞬間失去控制滾下山崖。司機和副駕駛的人當場犧牲,車廂里的人大都受了傷,鄧仕均和警衛員受傷最重。
得知卡車翻下山之后,傅崇碧馬上派人救援。鄧仕均被及時送到了醫院,雖然受傷比較重,但好歹性命無憂。
然而未上戰場先住院,這讓鄧團長非常不開心。在住院的時候,他的心里也一直惦記著部隊,經常和警衛員說要趕緊返回部隊。
但他身上傷勢太重,上級一直不同意他的請求。一直到第五次戰役打響后,他聽說自己所在的559團打得不好,心急火燎地再次請戰。
作為鄧仕均的警衛員,陳明月很清楚團長在想什么。當時上級準備提拔鄧仕均,他很有可能成189師的副師長,到時候上前線的機會就少了。
他想趁著這個時間,帶領559團打幾場漂亮的戰斗,也不枉自己來了一趟朝鮮戰場。因此,他不顧自己的傷勢,堅持回到了前線。
作為警衛員,陳明月跟著鄧仕均一起回到了前線。鄧團長是個身經百戰的老紅軍,他就是559團的主心骨。他回來了之后,559團的戰斗力明顯提升。
第五次戰役中,63軍是絕對的主力部隊。他們是最先被拉上戰場的,打的也是最硬的仗。
青山埋忠骨
鄧仕均回到部隊之后,就接到上級的命令,要求559團向著縱深穿插。按照上級的命令,559團需要向漢江東南方向穿插,這樣才能切斷敵人之間的聯系。
為了能成功完成任務,鄧仕均帶著警衛和司號長走在部隊最前面。就在這時,他們突然正面碰上了美軍。
當時美軍雖然只有一個團的兵力,但攜帶的重武器卻是我軍的數倍。鄧仕均馬上組織戰士們防御,和美軍展開了激烈的戰斗。
在鄧仕均的指揮下,559團擊退了敵人的數次進攻,還殲滅了兩百多名敵人。但敵人的攻勢越來越猛,我軍很難繼續和敵人硬碰硬。
就在這時,上級的命令終于下來了,讓他們堅持到晚上12點之后就可以撤了。之所以讓他們繼續堅持,是為了協助其他部隊。
否則一旦他們撤了,其他部隊的側面將門戶大開,部隊將陷入險境。所以無論如何,他們都必須頂到晚上12點以后。
鄧仕均知道事情的嚴重性,自然不可能擅自撤退。他帶領部隊堅守陣地,一直到上級的撤退命令下來之后,他才有序讓部隊分批撤出。
然而他想撤,敵人卻不想就這么簡單放我軍離開。敵人不僅在身后緊追我軍,甚至還利用機械化部隊的優勢,在我軍撤退的路上布置好了阻擊部隊。
在部隊撤退到一個峽路口的時候,敵人突然對我軍展開了進攻。敵人的炮火非常猛烈,走在最前方的鄧仕均當時就被炸傷了腿。
陳明月發現團長受傷了,馬上過去給他包扎。作為警衛員,他身上隨身攜帶著急救包,可以處理各種緊急情況。
然而當時的情況非常危險,不斷有炮彈落在身邊。陳明月見情況不好,給鄧仕均包扎好之后,就打算背著鄧仕均去安全的地方。
可就在他剛起身的時候,一顆炮彈落在了他們身邊,強大的沖擊力將他炸飛了出去。等他再起來的時候,就看到團長已經失去了呼吸。
英魂永存
鄧團長犧牲在洪川江附近,他們要撤退就必須過江,沒辦法將鄧團長帶回去。政委最終無奈下令,將鄧仕均就地安葬。
等部隊過了洪川江之后,陳明月看到了等在江邊的徐信。徐信眼中的情緒非常沉重,那是一種深刻的悲傷,是一種哀痛。
等到部隊回到營地之后,徐信將陳明月叫了過去。陳明月一瘸一拐地進入指揮部,就聽到徐信冷冷地質問他:“你為什么還活著?”
身為一個警衛員,最大的作用就是保護首長,要做到首長在,警衛員在;首長亡,警衛員亡。
陳明月沒有為自己辯駁,他沒有保護好團長是事實。但看著陳明月滿身傷痕,看著他身上被打斷的槍,以及他背著的望遠鏡,徐信揮揮手讓他離開了。
徐信知道,鄧仕均犧牲的時候,陳明月應該就在對方身旁。陳明月不是不想救鄧仕均,恐怕他當時也沒反應過來。
知道自己誤會了陳明月,徐信自然也不會過多為難他。他們現在最希望的,就是將鄧仕均帶回來,讓他能夠入土為安。
不久后,徐信找到陳明月,問他愿不愿意去將鄧仕均帶回來。陳明月接受了這個任務,帶領著一支30人的突擊隊就過河了。
然而敵人早已占領了埋葬英雄的地方,陳明月帶人幾次試圖靠近,卻總是被敵人的坦克擋回來。經過數次嘗試,他發現自己沒辦法將團長帶回來。
萬般無奈之下,上級只能讓他們這支小隊撤回來。據陳明月所說,回來的時候,他看到徐信和傅崇碧都站在江邊。
這次的任務,是他們親自指揮的。
鄧仕均接到入朝命令的時候,他的父親和侄子正在他家。當時他的父親跋涉千里才找到他,父子團聚還沒有多長時間。
而他的妻子,當時正懷有九個月的身孕。他在整軍的時候,他的妻子剛給他生了一個女兒。
他剛給女兒取好了名字,甚至都來不及見自己的女兒一面,就急匆匆趕赴戰場了。
他犧牲的消息傳來后,他的妻子不顧一雙幼小的兒女,堅持要前往朝鮮,看一看自己丈夫為之付出生命的土地。
在上級的安排下,他的妻子在那年冬天來到了朝鮮。
站在洪川江邊,看著丈夫犧牲的方向,鄧仕均的妻子眼含熱淚。她說:“老鄧是為保家衛國犧牲的,我一定會好好撫養兩個孩子,讓他們繼承父親的遺志。”
英雄已逝,可他那不怕犧牲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后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